“大王,時辰已晚,此番漢國使者前往太子府,不過是以私人身份而已,並無輕視大王之意,大王是多想了。”
諸葛瑾在一邊勸慰。
“太子是漢國的人,無有漢國支持,焉能在數月之間,便穩住局麵,甚至到了可以跟孤分庭抗禮的地步?”
孫權冷哼一聲,麵目可以也用扭曲來形容。
“太子是聰明人啊!”孫權感慨一聲。
這大幾個月過來,太子孫登扯著漢國的虎皮,借助漢國的資源,打壓建昌侯孫慮,到現在,孫慮已經不成氣候了,原本依附在孫慮身邊的幕僚,又重新歸在孫登府中。
這兩個兒子,光是論能力,那絕對是孫登更勝一籌。
但
他孫權還沒死呢!
他孫仲謀春秋鼎盛,兒子便想著奪權了,還配合著外人奪權。
這是人子之所為?
“我大吳如今國力不足,絕對不能觸怒漢國,否則其若是再行征伐,我吳國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忍一時風平浪靜,大王,便是有氣,也忍下來吧!”
諸葛瑾自然知道孫權的痛苦,但正是因為他知道孫權心中的痛苦,他才要勸孫權。
“如今乃是大爭之世,我大吳惟一的機會,便是看著漢魏兩國互相征伐,兩敗俱傷,我大吳從中獲利,得以自立,大王,忍字頭上一把刀,還請大王三思!”
諸葛瑾對著孫權鄭重的行了一禮。
忍忍忍!
再忍下去,就成王八了!
孫權他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如今吳國在三國之中是實力最弱的,沒辦法,當當孫子,這口氣他也就咽下去了。
但現在漢國步步緊逼。
扶持太子孫登,已經是威脅到他的地位了。
如果到了現在,他還能忍下去,那他真就成烏龜了!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
這口氣,他絕對不能忍下去!
“明日你去提廢太子之事。”
孫權看向諸葛瑾。
“我?”
諸葛瑾心中一顫,手指著自己,眼睛瞪得老大。
“難道你無上書諫言之權?”
“大王,太子之事,關乎國本,況且太子並無大錯”
“罷了。”
孫權擺了擺手。
“下去吧。”
諸葛瑾有些擔憂的看著孫權,再說道“大王英姿睿斷,凡事需要三思而後行,臣下告辭。”
英姿睿斷,凡事三思而後行?
孫權看著諸葛瑾離去的背影,眼中的狠辣那是一閃而逝。
便是你諸葛瑾,是孤如此親近重臣,都尚有顧慮,更何況是其他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人,恐怕是害怕我死了之後,太子上位,然後被太子記恨罷?
眾叛親離。
孫權嘗過權力的滋味,現在看著權力從自己手上溜走,這是他絕對不能忍受的事情。
翌日。
吳王宮。
馬良作為漢國使者,很早便來拜見孫權。
大殿之中。
“外使,拜見吳王。”
馬良手握大漢使者旌節,對著孫權躬身行禮,並無絲毫謙卑,落落大方的儀態,正如天朝上國一般。
“使者不必多禮。”
對於馬良昨日前去太子府,孫權心中自然是有怒氣的,但是他身居高位,這種怒氣,在自己人麵前發一發就好了,在外人麵前,便絕對不能讓其看出自己的虛弱出來。
“使者此番前來,有何要事?”
馬良當即說道:“自董卓執掌朝政,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天下大亂,蒼生遭殃,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各地烽煙四起,戰火連連,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而後偽魏篡逆,殺我孝湣皇帝,此時的大漢江山,已是風雨飄搖,岌岌可危。
然我大漢天子,英明神武,心懷天下,誓要重振漢室雄風,再塑乾坤。
立誌要破除偽魏的桎梏,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於是,天子親征,號令天下,三軍將士聞令而動,滅魏一統天下的時機,便近在眼前了。”
聽聞此語,哪怕孫權有了心理準備,此番的臉色還是不自覺的變幻起來了。
若是真給你滅了魏,下一個,豈非是我大吳了?
馬良的話語未停。
“吳王父兄三代,皆食漢祿,如今我大漢天子欲伐偽魏,吳王若是能夠出兵景從,則平定天下之後,便是大功一件,吳王之位,以及吳國朝堂富貴,便可有之。”
前麵馬良還是笑嗬嗬的,但是就像是川劇變臉一般,馬臉的臉色頓時變得凶狠起來了。
“若是吳王不從,反助奸邪,則我大漢,必發兵百萬,先而討之,則吳國滅國之日,便近在眼前!”
狂妄!
在一邊,徐盛已經是聽不下去了。
“使者何其狂妄?”
他從殿中出列,指著馬良開噴。
“我大吳如何,也不需你這個外人在此狂吠!”
孫權心中也是火大,但這天大的火氣,也是被他忍了下去。
“使者所言,是真以為我大吳怕了嗎?”
現在既然已經是進入了談判階段,那他孫權也不能怯懦了。
“我大吳雖然國力不如漢國,但是,兔子逼急了還咬人,況乎我江東男兒,身有七尺,不懼一死!”
吳王都已經發話了,其餘人等,如徐盛,自然也是出列附和。
“人或有一死,與其窩窩囊囊的死,不如在戰場上轟轟烈烈的死,我江東兒郎,何懼一死?”
“漢國若是欺人太甚,我等聯合魏國,伐你漢國也未可知!”
“當我江東無人?”
場下諸臣的反應,讓孫權很是滿意。
“使者不妨聽聽我大吳朝堂的聲音。”孫權臉上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出來了。
“嗬嗬。”
馬良隻是冷笑一聲,說道“若是諸位執意如此的話,那更好,戰事一開,商盟斷絕,若是你吳國打贏了還好,若是打輸了,如今堂中袞袞諸公,到底有幾人的富貴,能夠保得住呢?”
馬良將衣袖一甩,說道“我大漢天子的耐心是有限度的,便給你吳國三日考慮的時間,三日一過,是合大勢,隨我大漢天兵對付魏國。還是想要與我大漢開戰,你們掂量著來罷。”
言罷,不顧朝中紛亂的聲音徑直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