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寒風凜冽刺骨,鉛灰色的天空中大雪飄飛,仿佛銀裝素裹的世界都披上了一層肅殺的白色。
然而,在這酷寒之日,胡縣城外的戰場上卻是熱血沸騰。
漢軍的將士們,身披厚重的鎧甲,他們的眼神中燃燒著堅定的戰火。
寒風淩冽,並不適合攻城,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漢軍士卒不畏嚴寒,一次次地推動著巨大的衝車,試圖攻破胡縣的城門。
轟~
轟~
轟~
城門口,震天雷的轟鳴不斷回蕩,每一次爆炸都讓大地顫抖,城門仿佛在這連續的轟炸中呻吟。
那扇巍峨的鐵門,在震天雷的狂轟濫炸下已經扭曲變形,但它依然頑強地屹立著。
鐵門之後,更有一層層鐵石阻擋,像是胡縣的最後一道防線,堅不可摧。
魏軍將城門堵死了,確實可以防住漢國的震天雷,但是壞處也並非是沒有。
那便是將自己後撤的路也堵死了。
他們隻剩下死守城池這一條退路。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守城也格外堅決,宛若背水一戰一般。
“衝啊~”
“殺啊~”
漢軍將士們並不氣餒,他們知道,城門雖堅,但戰爭不僅僅是攻破一扇門這麼簡單。
他們靈活地調整戰術,一部分士兵繼續用衝車和震天雷攻擊城門,而另一部份則開始準備雲梯,打算從城牆突破。
雲梯一架接一架地搭在胡縣的城牆上,漢軍將士們奮勇攀登。
他們頂著城牆上魏軍的箭雨和滾木礌石,毫不畏懼地向前衝鋒。
每當有士兵登上城牆,就會與上麵的魏軍發生激烈的戰鬥,刀光劍影中,熱血飛濺,卻又在寒風中迅速被凍成血粒,像是一顆顆紅色的寶石,散落在銀白的雪地上。
戰場上的喊殺聲此起彼伏,漢軍和魏軍在城牆上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魏軍雖然已經是強弩之末,但他們依然奮力抵抗,每一次拚殺都仿佛是在用生命捍衛這片土地。
“漢狗,給爺爺死來!”
“快殺啊!漢軍衝上來了!”
然而,戰爭的殘酷和持續的消耗讓魏軍的防線逐漸崩潰。
在堅守了半個多月,後路被切斷的情況下,他們的體力和士氣都已經到達了極限。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沒有放棄,直到最後一刻。
漢軍的攻勢越來越猛,他們像是波濤洶湧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地衝擊著魏軍的防線。
終於,在一次猛烈的衝鋒後,漢軍徹底衝破了魏軍的防守,占領了整個胡縣城樓。
城破的那一刻,戰場上的喧囂逐漸平息,隻剩下寒風在空曠的城樓上呼嘯。
漢軍將士們站在城樓上,俯瞰著這片他們剛剛征服的土地,心中充滿了勝利的豪情。
然而在胡縣城池之外,張苞的臉色,卻沒有多好看。
胡縣,是弘農防線在大河之南的支點。
這個支點拔除了之後,魏軍的弘農防線,便被推到弘農郡城了。
破城,這自然是捷報。
但張苞就是笑不出來。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
此番為了攻破胡縣,漢軍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不說,更是在胡縣城下丟了千餘具屍體,這些可都是漢軍步卒,非是民夫鄉勇之流,真正的民夫鄉勇死在胡縣城下的,幾乎不可計數。
胡縣雖然攻下了,但這是慘勝。
隆冬之日,大河冰凍,後勤逐漸跟不上,而且隨之天氣愈發變冷,士卒的戰意在一點點下降,民夫鄉勇之中,因為死傷過多的原因,已經是出現了逃兵。
胡縣雖然拔除,但是胡縣周圍的堡寨,尚有許多。
之前他的勸降之策未成,現在局麵已經是變得被動起來了。
“將軍,繼續攻下去,恐怕後繼無力了。”
漢軍的戰鬥力在下降,後勤跟不上,天氣越來越不好,現在止戰修養,對於漢軍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張苞長於兵事,自然知曉這個道理。
但是
他若是不打出點成果出來,漢國征弘農路,如何能夠得到陛下的青睞,從而成為主力?
是故他眼神發狠,厲聲說道“整頓兵卒,再攻!”
士卒的性命寶貴,但是漢國的大業,同樣重要!
甚至更重要。
“報~”
正在這個時候,眾人身後卻是響起了探報的聲音。
“新豐方向,天使來了!”
天使?
必是帶著陛下的旨意。
張苞當即轉向去迎接天使。
這個天使,不是彆人,正是楊儀。
“張將軍,這是陛下密旨。”
楊儀從身側副使手上捧著的紅盤上拿起聖旨,並未拿出來宣讀,而是交由張苞之手。
“此密旨看完之後即銷毀,切記,不能告訴第二個人知曉。”
不能告訴第二個人知曉,此事居然如此隱秘?
張苞眉頭微挑,在接過密旨之後,並未打開來看,而是對著楊儀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可還有其他話說?”
楊儀搖了搖頭,說道“一切皆在密旨之中。”
“那便請天使歇息罷。”
楊儀擺了擺手,說道“不了,我還要往河東去,便不留此處了。”
“河東?”
張苞愣住了。
“難道向寵他在河東有進展了?”
楊儀還是搖頭,對著張苞說道“將軍一觀密旨,什麼事情都知道了。”
送彆楊儀,張苞走入大帳,屏退所有人之後,這才將密旨拿出來看。
隻見密旨上寫的內容
吳國不附皇漢,心懷異誌,已有反漢之嫌。
當前,五路兵馬共伐魏賊,然戰事膠著,難以迅速奏功。
朕深思熟慮,意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親率三萬精銳之師,千裡南下,直取吳國。
朕欲乘其不備,攻其無防,以期一戰而定吳國。
滅吳之後,朕將挾其軍民,轉鋒北伐,直取魏國。如此,則天下可定,漢室可興。
將軍所部屯駐弘農,責任重大。朕望將軍暫緩攻勢,穩紮穩打,既不可過於冒進,亦需巧施謀略,勿使司馬懿窺破朕之深意。
此戰關乎漢室興衰,將軍務必慎之又慎,依計而行。
朕對將軍寄予厚望,盼將軍不負朕望,共成大業。
欽此。
張苞看完,久久不語。
他心中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鬆了一口氣。
為了能夠成為主力,此番他用兵,已經頗有些背離兵法了。
一旦前方戰法與政治扯上聯係,那這仗就很難打好,陛下南下伐吳,反而像是給張苞頭上的緊箍咒摘下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