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離那金黃的秋收季節,僅僅剩下了五個月的光景。
五個月,對於尋常人家或許隻是一季多一個月的更迭,但對於眼前這群肩負著重任的老船匠們來說,卻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他們的任務,是在這短暫的時光裡,打造出足以容納兩萬人的海船隊伍,這是一項足以震撼四海的壯舉。
想象一下,即便每艘海船能夠承載一千人,那也需要整整二十艘龐然大物才能滿足需求。
這可不是建造幾艘普通的江船那麼簡單,海船的構造要求更為嚴苛,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死,每一塊木板、每一根繩索都需經得起風浪的考驗。
尤其是那支撐整艘船的龍骨,其選材與製作絕非短時間內可以倉促完成的,它需要經驗豐富的匠人精心挑選上等木材,經過繁複的工藝處理,才能確保船隻的堅固與穩定。
麵對大漢皇帝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幾位老船匠的臉上寫滿了為難與焦慮。
他們互相看了看,眼神中既有對彼此技藝的信任,也有對這份重任的深深憂慮。
多年的造船生涯讓他們深知,造船不僅是手藝,更是與天鬥、與海鬥的藝術,任何一絲急躁與疏忽都可能讓整個工程毀於一旦。
終於,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匠人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陛下之命,我等自當全力以赴,但此等規模與時間之緊迫,實乃前所未有。
我們需得集合天下最優秀的匠人,日夜不息,方能有一線希望……”
見到他們鬆口,劉禪當即說道“好,隻要你們提要求,朕都讓他們全部滿足,秋收之前,海船造好,你們便是有大功,若是秋收之前,海船沒有造好,你們便是貽誤了戰機,而貽誤戰機,是死罪!”
劉禪聲音如鐵,聽在這些人的耳中,更顯得刺耳與冰冷。
咕嚕~
有幾個老船匠暗自吞咽了一口口水。
這是拿身家性命來拚啊!
贏了,便是榮華富貴,子孫後世無憂。
輸了,則是刑場行刑,子孫後代都被波及。
“我等自當儘力而為!”
海船之事確定下來,劉禪的一個牽掛,總算是了結了。
接下來的幾日,講武之事順利完成,最後選出百人進入講武堂,作為江東一期。
這百人算得上江東菁華了,後麵再有江東二期,恐怕能力是完全比不上這一期的。
此刻,陽光熾烈,照耀在這片曆經講武武選,最終脫穎而出的百名精英身上。
他們身著統一的講武堂學服,衣袂隨風輕揚,仿佛每一縷風都帶著榮耀的氣息。
站在太陽底下,他們的臉龐被曬得微紅,但眼中閃爍的卻是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能夠進入講武堂,接受最嚴格的軍事訓練,成為未來大漢的棟梁之才,這是天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今,他們做到了!
周圍的人群中,一陣嘈雜聲此起彼伏,有人羨慕,有人讚歎,更有人投來敬畏的目光。
然而,這份喧鬨並未持續太久,因為突然間,一個消息如同春風般拂過每個人的耳畔——大漢天子親臨!
這個名字,對於大漢的子民來說,無疑是至高無上的象征。
他的到來,讓整個講武堂的氛圍瞬間變得莊重而肅穆。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同一個方向,期待著那位傳說中的帝王。
劉公嗣身著龍袍,步伐穩健地走來,他的每一步都似乎帶著天子的威嚴與氣度。
他的眼神深邃,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仿佛能夠洞察每個人的內心。
天子門生,天子門生。
雖然劉禪現在已經不負責教學了,但是在‘入學’與‘畢業’的關鍵時刻,他還是要冒頭參與的。
劉禪立於人前,看著這百餘人,心生欣慰,當即朗聲說道
“朕觀爾等,皆英勇之士,曆經選拔,方得入此講武之堂,實乃天下之幸,亦朕心之慰也。”
“昔者,大漢立國,以武功開國,以文德安邦。今爾等入此堂中,當知肩上之責,重如泰山。非但習武藝,亦須修德行,方能成我大漢之棟梁。”
“朕聞,勇士不懼死,然智者避危亂。爾等當以智勇雙全為目標,勤學苦練,以待將來為國效力,揚我大漢之威名。”
“又,團結乃力之本。爾等雖各懷絕技,然亦須知,一人之力有限,眾人之力無窮。當互相扶持,共同進步,方能成就不世之業。”
“朕望爾等,勿忘初心,矢誌不渝。在此講武堂中,當以忠誠為本,以勇敢為魂,以智慧為翼。待爾等學成之日,必是我大漢再創輝煌之時,國家尚未一統,爾等仍需努力!”
“最後,朕願與爾等共勉勿因一時之挫而喪誌,勿因一己之私而忘公。當以國家為重,以大漢為榮。願爾等在此講武堂中,成就非凡之業!”
此番演講,已經是多次了,劉禪可謂是不用演講稿,也能脫口而出。
而如此有煽動性,且是他這個大漢皇帝金口玉言之語,頓時讓身前百人振奮不已。
劉禪激勵之語落,講武堂內新入堂的百人,神色各異,卻皆透露出堅毅與振奮。
他們目光炯炯,仿佛被天子的言語點燃了心中的火焰,那火焰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挑戰的無畏。
有人緊握雙拳,青筋暴露,那是內心的激動與決心在湧動;有人昂首挺胸,目光堅定,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將來在戰場上英勇奮戰的身影;還有人相互對視,眼中閃爍著信任與默契,他們知道,在這條成為大漢棟梁的路上,他們並不孤單。
“誓死效忠大漢,不負陛下厚望!”一人高呼,聲音洪亮,如同號角,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熱情。
他們紛紛響應,齊聲呐喊,聲音響徹雲霄,仿佛連天空都為之震撼。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雖隻有百人,卻喊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看到這些人,劉禪心中方才篤定,這個吳國舊地,終於是真真正正的為他所用了!
春日之時,萬物複蘇,大地披上了一襲嫩綠的新裝,江畔柳絲輕拂水麵,仿佛是大自然最溫柔的筆觸,在這幅生機勃勃的畫卷上添上幾抹詩意。
大江之上,碧波蕩漾,映照著兩岸繁花似錦,一派祥和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