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作為大魏天子特派的安撫大臣,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前往壽春。
沿途所見,稻田金黃,一片豐收的景象,這本應讓人感到欣喜。
然而,崔林卻敏銳地察覺到周圍百姓的麵色不定,似乎隱藏著某種不安。
雖然眼前是豐收的季節,但戰爭的陰影卻讓人們無法真正安心。
儘管如此,崔林依然堅信,隻要有糧食,壽春就能守得住。
因為糧食是戰爭的基礎,是軍民生存的依靠。
到達壽春後,崔林沒有片刻耽擱,立即前往司馬懿的府邸。
兩人一見麵,崔林便以誠懇的語氣說道“大將軍,我此次前來,是奉天子之命,特地來了解壽春的情況,並與您共商大計。”
司馬懿神色凝重,緩緩說道“崔大人,您來得正好。如今漢軍壓境,壽春危在旦夕,我心中甚是憂慮。”
崔林連忙安撫道“大將軍不必過於擔心,天子對您寄與厚望,相信大將軍一定能夠守住壽春。我此來正是要與您一起商討對策,共同應對漢軍的進攻。”
接著,崔林詳細詢問了壽春的軍情、民情以及糧草儲備情況。
司馬懿一一作答,神色逐漸緩和。
崔林聽後,心中有了計較,便說道“大將軍,我已知曉壽春的情況。請您放心,天子一定會全力支持您,有什麼問題,儘可提出來。”
在崔林的安撫和勸說下,司馬懿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他瞥了一眼曹休,還是沒有說什麼不利於團結的話,隻是說道“崔尚書,壽春是大魏的門戶,我絕不會讓它落入漢軍之手。”
崔林作為崔琰之弟,出身於名門望族清河崔氏,自曹魏重用世家大族以來,他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在魏國朝廷中身居高位。
“有大將軍這番話,我便好與陛下交代了。”
在詳細了解了壽春的軍情、民情以及糧草儲備情況後,崔林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但是又想到了什麼一般,當即向司馬懿詢問道“不知道漢軍何時會發起進攻?”
司馬懿的麵色並不那麼好看,他沉吟片刻後說道“漢軍隨時都有可能進攻,最遲,也在這個月之內。他們一直在窺伺我們的動向,等待最佳的進攻時機。”
崔林愣了一下,追問道“何以見得他們會在這個月內進攻呢?”
司馬懿解釋道“秋收是大戰的關鍵時刻,漢軍絕不會坐視我們順利收割糧食。糧食是戰爭的基礎,一旦我們收割完糧食,他們的進攻就會更加困難。
因此,漢軍一定會選擇在我們收割糧食的時候發動進攻,試圖打亂我們的節奏。”
崔林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他接著問道“那大將軍準備如何應付漢軍的進攻?”
司馬懿麵色嚴肅地說道“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糧食收割好、晾曬好,並放入倉庫之中。至於漢軍來攻,隻要我們能夠穩住人心,讓壽春的百姓和將士們都堅定信心,那麼漢軍必攻不下來。”
壽春堅城,強攻是很難攻下來的。
但就怕那個劉公嗣要跟你玩陰的。
人心這種東西,再堅固的城池,有時候也白搭。
崔林點頭,說道“如此的話,我明白了。”
在漢國的邊境,同樣迎來了豐收的季節。
大片稻田如同金色的海洋,波光粼粼,稻穗沉甸甸地低垂著頭,仿佛在向辛勤勞作的人們致敬。
秋風拂過,帶來一陣陣稻香,令人心曠神怡。農夫們手持鐮刀,熟練地割下一束束金黃的稻穀,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有力,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泥土中,仿佛是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感謝。
費禕早早地便組織民夫前往田間,開始收割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儘管江淮地區的土地肥沃,但由於吳國內亂,導致大量土地無人耕種,使得收成極為有限。
費禕心中不禁暗自惋惜,若是能讓鄧艾在此地屯田,恐怕能多收獲百萬石的糧食。
但這個念頭也就是想想而已,吳國的人實在是太少了,要想恢複,恐怕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與此同時,大漢天子劉禪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事而憂心忡忡。
魏國也在此時收割田地,一旦讓魏軍完成秋收,要攻下壽春,恐怕就更加困難了。
因此,他當即召見於禁、阿會喃、關興等將領,到帳中聽命。
劉禪坐在帳中,神色凝重地看著眼前的將領們。
他沉聲說道“間軍司傳來消息,魏國便就在這幾日收割莊稼。不知道你們有何計策?”
於禁一聽,當即起身,神色堅定地說道“不可讓魏軍完成秋收,這無異於會資敵。依末將來看,便派兵焚毀莊稼,讓魏軍顆粒無收!”
阿會喃也當即點頭應和“魏國糧食再多,一直得不到補充,也會有後勤問題。燒毀他們的莊稼,就是斷了他們的後路。”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狠厲的光芒,顯然對這個計策充滿了信心。
然而,關興的臉上卻露出了不忍之色。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糧草不僅是魏軍所用,當地百姓也要取用。若是全燒了,恐怕人心都會散去。我們漢軍向來以仁義為本,怎能做出如此殘忍之事?”
關興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痛苦,顯然對這個計策有著深深的抵觸。
劉禪聽了眾將的意見,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於禁和阿會喃的計策雖然狠辣,但卻能有效打擊魏軍的後勤補給。
但關興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若是真的燒毀了莊稼,那麼當地百姓的生活將何去何從?
這不僅是一個軍事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一個關乎民心向背的問題。
他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你們的意見我都明白了。但是,我們不能隻考慮眼前的軍事利益,更要考慮長遠的政治影響。若是我們真的燒毀了莊稼,那麼當地百姓將會如何看待我們?這樣的行為,隻會讓我們失去民心,讓戰爭變得更加艱難。”
劉禪的目光在帳中諸將的臉上緩緩掃過,他深知眼前的局勢嚴峻,既要阻止魏軍完成秋收,又不能傷及無辜百姓,這實在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他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問道“可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阻止魏軍收割,又能保全百姓的生計?”
文聘一直在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此刻他站起身來,神色凝重地說道“魏軍不缺糧草,我們便是將壽春周遭的糧草全燒了,也難動搖他們的根基。不若以稻田為誘餌,不斷殲滅魏軍有生力量。這樣既能阻止他們收割,又能打擊他們的軍事力量,可謂一舉兩得。”
劉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仔細琢磨著文聘的計策,覺得確實是一個既實際又巧妙的辦法。
於是,他當即說道“仲業,你便為此番襲擾魏軍前線先鋒,朕的五千騎軍,都交到你手上。希望你能不負朕望,成功執行這個計劃。”
文聘聞言,臉上露出大喜之色。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也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絕佳時機。
他當即拜謝領命。
“末將領命,定不負陛下重望!”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不負劉禪的重托,成功完成這個任務。
淮河北麵,廣袤的田野上,金黃色的稻浪翻滾,宛如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在這豐收的季節裡,魏國的民夫們正彎著腰,麵朝黃土背朝天,在田地裡辛勤地收割著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