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之內,燭光搖曳,映照在公孫淵那張鐵青的臉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自敗退薊縣以來,壞消息如同冬日裡的寒風,一波接一波地襲來,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公孫淵的拳頭緊握,指節因過度的憤怒而泛白。
他回想起那撤退途中的一幕幕,大軍在風雪交加中艱難前行,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絕望。
路途之中,逃兵如潮,許多士兵趁夜逃離,使得原本浩浩蕩蕩的大軍,回到薊縣時,已不足出征前的一半。
更令他心痛的是,那些士兵的眼神中,再沒有了昔日的鬥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與迷茫。
幽州各郡縣的情況更是讓他心寒。
他精心委派的官員,本應是他在地方的代言人,如今卻一個個被當地士族百姓誅殺,仿佛是在嘲笑他的無能。
這些地方紛紛投效漢國,讓他的勢力範圍急劇縮小。
而代郡,那個他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打下來的地方,竟然也反了!
公孫淵想到這裡,隻覺得胸中一股熱血上湧,幾乎要噴湧而出。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楊祚,聲音低沉地問道:“城中糧草可充足?”
楊祚聞言,心中一凜,他明白公孫淵這是要準備守城了。
他沉吟片刻,回答道:“一年足夠。”
公孫淵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之色,再說道:“加緊打造守城器具,恐怕漢軍不日將至。”
楊祚聞言,眉頭緊鎖,擔憂地看向公孫淵。
如今的局勢已經危急到了極點。
幽州動亂,大軍被漢魏兩國夾在中間,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他沉吟片刻,還是忍不住說道:“主公,如今幽州動亂,我大軍又被漢魏兩國夾擊,局勢十分危急。要麼投漢,要麼投魏,方才保有生機。若是都不投,便要棄薊縣而去,方才有活路啊!”
公孫淵聞言,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他看向楊祚,聲音冰冷地說道:“無需多言!薊縣城高牆厚,我堅守城中,看漢魏兩國狗咬狗。這幽州是誰人的,尚未可知!”
他的聲音在府衙內回蕩,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楊祚看著公孫淵那決絕的神色,心中一陣無奈。
他知道,公孫淵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絕不會輕易向人低頭。
可是,如今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們再猶豫了。
他張了張嘴,想要再勸誡幾句,但最終還是將話吞了回去。
他明白,公孫淵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再勸也是無用。
公孫淵看著楊祚那無奈的神色,心中也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何嘗不知道如今的局勢危急,可是,他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他花費了這麼多的代價,才打下了這片江山,如今卻要拱手讓人,他實在是不甘心啊!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情緒。
然後,他看向楊祚,聲音堅定地說道:“楊祚,你即刻去安排守城事宜。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守薊縣,等待時機。”
楊祚聞言,隻好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公孫淵看著楊祚離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孤獨感。
這條路是他自己選的,無論結果如何,他都要自己承擔。
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睜開。
他的眼神中,再次閃爍起了堅定的光芒。
接下來的日子裡,公孫淵與楊祚緊密合作,加緊打造守城器具,同時加強城防,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漢軍。
這是一場硬仗,但他們也相信,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堅守薊縣,就一定能夠等到轉機。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城中的糧草逐漸消耗,壞消息越來越多,不僅漢軍發兵前來,連魏軍也發兵過來了。
士兵們的士氣也越來越低迷。
公孫淵看著這一切,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讓公孫淵精神緊繃。
公孫淵的心情如同被烏雲籠罩,壓力如山般沉重。
敗退至此,他內心的憤懣與不甘如同野火燎原,難以平息。
為了排解這股鬱氣,他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大搜薊縣婦女,充入府中,以供他日夜享樂。
是日。
公孫淵的府邸內,燈火通明,絲竹之聲不絕於耳,靡靡之音飄蕩在夜空中,顯得格外刺耳。
府內,公孫淵坐在一張華麗的案幾旁,身著錦袍,頭戴玉冠,麵容卻顯得有些扭曲。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與瘋狂,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吞噬進去。
身旁,一群群衣著華麗的婦女或坐或立,她們的麵容或驚恐、或無奈、或麻木。
這些婦女都是從薊縣各地搜羅來的,她們被迫離開家人,被囚禁在這座金碧輝煌的牢籠中,成為公孫淵泄欲的工具。
她們中,有的容貌姣好,膚如凝脂,眉如遠山,眼含秋水;有的則身材曼妙,步履輕盈,如同風中的柳絮。
然而,無論她們如何美麗,都無法掩蓋住內心的恐懼與絕望。
公孫淵的目光在這些婦女身上遊走,仿佛是在挑選一件件珍貴的玩物。
他伸出手,輕輕地撫摸著一個女子的臉頰,那女子渾身一顫,卻不敢躲避。
公孫淵嘴角勾起一抹邪笑,他一把將女子拉入懷中,開始肆意地玩弄。
周圍的侍從與樂師仿佛沒有看到這一幕,依舊在吹奏著樂曲,舞動著身姿,為這場荒誕的宴會增添了幾分詭異的氛圍。
與此同時,楊祚的府邸內,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
楊祚身為公孫淵的妹夫,本應與公孫淵同舟共濟,但此刻的他,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不安。
他看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五味雜陳。
公孫淵如此荒淫無度,遲早會惹來滅頂之災。
而他,作為公孫淵的親信,恐怕也難以幸免。
楊祚在屋內踱來踱去,眉頭緊鎖,麵容憔悴。
他不想跟著公孫淵一道去死,他渴望活著,渴望享受世間的美好。
然而,他卻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這場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終於,楊祚下定了決心。
他召來身邊的親衛,低聲說道:“去找城中間軍司的人,我要和漢軍談談。”
親衛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領命而去。
他們知道,楊祚此舉無疑是背叛公孫淵,但他們也明白,如今的天下大勢已經傾向於漢國,跟著公孫淵,隻怕真的沒有活路了。
楊祚坐在案幾旁,雙手緊握成拳,指甲深深地掐入了掌心。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決絕與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一步一旦邁出,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但他也清楚,這是他唯一能夠活下去的機會。
親衛很快便回來了,他帶來了一個身穿黑衣、麵容冷峻的男子。
那男子是漢軍的間諜,專門負責在敵國內部搜集情報和策反人員。
他看著楊祚,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顯然沒有料到楊祚會主動找上門來。
薊縣歸屬,似乎已有定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