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初破,天際泛起魚肚白,繼而轉為淡藍,最終一片澄徹。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溫柔地灑落在大地上,仿佛是大自然最細膩的筆觸,為這片飽經冬日嚴寒的土地披上了一層柔和的金紗。
積雪已儘數消融,隻餘下斑駁的水跡,在晨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銀光。
枯黃的小草間,隱約可見嫩綠的芽尖,那是春天最早的使者,宣告著生機的回歸。
春風輕拂,不僅吹散了冬日的沉悶,更帶來了花香與泥土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雲中城,在經曆了漫長冬季的沉寂後,終於迎來了它命運的轉折點。
城門大開,仿佛是張開的雙臂,迎接即將到來的新主人。
並州刺史梁習,肩披戰狼裘,站在城門口,身旁簇擁著一乾軍將。
他的眼神複雜,既有投降前的掙紮與不甘,也有對未來的期許與釋然。
投降這一決定不僅關乎個人榮辱富貴,更影響著城中萬民的安危。
遠處,天邊漸漸浮現出一條細長的黑線,宛如地平線上的墨痕,緩緩向雲中城逼近。
隨著距離的縮短,那黑線逐漸清晰,化作一支浩浩蕩蕩的騎兵隊伍,旌旗招展,馬蹄聲如雷,塵土飛揚,氣勢磅礴。
這是大漢的軍隊。
當漢軍騎兵離雲中城僅有五百步之遙時,隊伍突然停下,戰馬嘶鳴,塵土落定。
一員大將驅馬而出,他便是薑維,身騎高大的烏騅馬,鎧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手持長槍,英姿颯爽。
他居高臨下,目光如炬,對梁習朗聲道:“梁公願意歸降,我大漢自然以禮相待,封侯之位必將有之,富貴榮華更是少不了。”
聲音穿透雲霄,回蕩在空曠的平原上,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大漢的恩威並施。
梁習聞言,神態恭敬,內心的掙紮已化為平靜。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個人之力難以阻擋。
他對著薑維深深一揖,語氣誠懇:“天命在漢,我等自當奉大漢為正朔。城中已備下酒席,願為將軍接風洗塵。”
梁習的姿態,既是對現實的低頭,也是對自己的釋然。
然而,薑維卻輕輕擺了擺手,目光中閃過一絲謹慎:“陛下有言,降城不可輕進。待我大軍接收了雲中城,再進去不遲。”
言罷,他微微側身,示意身後的將士開始行動。
梁習見狀,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很快便以賠笑掩飾,心中暗自佩服漢軍的嚴謹與紀律。
隨後,漢軍如潮水般湧入雲中城,卻並不擾民,隻是迅速而有序地占領各個要害位置,確保城中無伏兵。
士兵們訓練有素,動作敏捷,展現出大漢軍隊的強大戰鬥力與高效的組織能力。
城中的百姓,初時驚恐,但見漢軍秋毫無犯,漸漸放下心來,有的甚至悄悄打開門扉,探出頭來,好奇地打量著這支傳說中的勝利之師。
薑維在確認一切安全無虞後,終於與梁習及並州的官員們一同步入城中。
他身材挺拔,步伐穩健,每一步都透露出勝者的自信與從容。
梁習等人緊隨其後,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不免有些許失落。
城中府衙的大堂內,早已布置得金碧輝煌,一席盛大的宴席正等待著貴客的到來。
薑維雖推辭了幾番,但在梁習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坐上了主位。
那座位,用名貴的紅木打造,上麵鋪著柔軟的虎皮,象征著尊貴。
薑維坐下後,目光掃過四周,心中暗自讚歎梁習的排場與品味。
隨著薑維的落座,宴會正式開始。
身著單薄的美姬們輕盈地穿梭於席間,她們身姿曼妙,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無儘的誘惑。
特彆是當她們為薑維倒酒時,那不經意的動作,更是將她們豐腴的身姿與誘人的曲線展現得淋漓儘致。
美姬們的笑容嫵媚,眼神勾人,仿佛能洞察人心,卻又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讓人心生向往卻又無法觸及。
堂中,舞女們翩翩起舞,她們身著彩衣,手執長袖,隨著靡靡之音的奏響,輕盈地旋轉、跳躍,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花朵,在燈光下綻放出絢爛的光彩。
那音樂,既有激昂的戰歌,又有婉轉的琴瑟之音,交織成一首首動人的樂章,讓人沉醉其中,忘卻了世間的紛擾。
各色美食被紅衣侍女們一一端了上來,它們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有烤得金黃酥脆的烤鴨,外皮酥脆,內裡肉質鮮嫩;有燉得軟爛入味的羊肉,香氣撲鼻,入口即化;還有各式各樣的時令蔬菜,清新爽口,解膩開胃。
每一道菜都凝聚著廚師們的心血與智慧,讓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並州的風土人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梁習借著酒意,向薑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將軍帶著大漢天兵,並州已經不需要在下了。某願自請前往長安,拜見陛下,以表歸順之心。”
他的目光灼灼地看向薑維,心中卻五味雜陳。
他之前仔細想了一下,薑維不願意讓他帶著並州投降,或許是怕他占了功勞。
既然如此,他主動提出離開並州,去長安做個富家翁,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然而,薑維卻哈哈一笑,打破了沉默:“梁公執掌並州數年,對這裡了如指掌。此番收複並州,還需要梁公援手,豈能輕易離去?”
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仿佛能穿透人心。
梁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期待。
他沒想到薑維會如此看重他,這讓他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於是,梁習便將並州各郡縣的情形一一告知薑維。
他詳細描述了各地的人口分布、豪強勢力、兵力部署以及性情特點等,每一個細節都毫不保留。
薑維聽得認真,不時點頭表示讚同。
他的心中已經開始謀劃收複並州其餘郡縣的計策了。
要真正統一並州,不僅需要武力征服,更需要智謀與策略。
而梁習的這些信息,無疑為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隨著談話的深入,梁習逐漸放鬆了戒備,他開始真心實意地為薑維出謀劃策,希望能為收複並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既然投靠了大漢,他便是漢臣了,能在漢廷之中爬到更高的位置,何樂而不為呢?
而薑維也以更加誠懇的態度回應著梁習,兩人之間的關係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他們不再是敵人,而是攜手共進的盟友,共同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宴會在歡聲笑語中接近尾聲,但薑維與梁習的談話卻還在繼續。
另外一邊。
在弘農郡的廣袤大地上,春意已悄然降臨,萬物複蘇,生機勃勃。
大漢天子劉禪,身處華陰城的行宮之中,已逗留了數月之久。
這裡,遠離了戰場的硝煙,卻彙聚了來自四麵八方的軍事情報。
行宮之內,裝飾雖不奢華,卻也彆具一格,儘顯漢家風範。
劉禪坐在龍椅之上,身著黃袍,頭戴冕旒,眉宇間透露出幾分帝王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