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的步伐在太極殿門前被一位內監輕輕攔下,那內監麵露難色,似乎不願,卻又不得不執行這令人為難的任務。
就在這時,另一位身著大內官袍服的中年人匆匆走出,他便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辟邪。
辟邪對郭女王行了一禮,態度恭敬而又不失尊嚴,他深知這位太後的分量與威嚴。
“奴婢見過太後。”辟邪的聲音低沉而有禮,但眼中卻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郭女王的目光如炬,直視辟邪,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本宮聽聞,陛下又召見十位美人入殿了?”
辟邪輕輕點頭,臉上浮現出一抹無奈。
事實上,即便站在這裡,也能隱約聽到從殿內傳出的男女歡愛之聲,那聲音在這寂靜的夜晚裡顯得格外刺耳,讓人不禁心生遐想。
辟邪低聲道:“奴婢勸誡過了,但是陛下不聽。”
郭女王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她的心中充滿了憂慮與失望。
皇帝曹叡近來的行為愈發放縱,沉迷於酒色之中,這不僅是對他自身身體的極大傷害,更是對魏國未來的不負責任。
作為太後,她有責任,也有義務去阻止這一切。
“本宮要進去!”
郭女王的聲音堅定而決絕,她邁開腳步,似乎要直接闖入那扇緊閉的大門。
辟邪見狀,連忙上前阻攔,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懇求:“太後,裡麵場景不堪,您還是不要進去為好。等陛下事後,再行勸誡,奴婢相信,陛下會聽進您的話的。”
郭女王停下腳步,目光深邃地看向辟邪,辟邪說的不無道理。
作為一國太後,她的確不適合直接目睹那些不堪的場麵,但這並不代表她能對此視而不見。
她的心中充滿了矛盾與掙紮,既想立刻製止皇帝的這種行為,又不想破壞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唉……”郭女王輕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疲憊、
“你說的對,本宮不能這樣進去。但,陛下他……他怎麼能這樣?大魏的未來,還要靠他,陛下可不能倒了。”
辟邪聞言,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皇帝的行為不僅影響著個人的健康,更關乎國家的穩定與未來。
但作為臣子,他能做的,也隻是儘量勸誡,而無法直接改變皇帝的決定。
“太後放心,奴婢會時刻關注陛下的情況,一旦有機會,定會向陛下進言。”
郭女王微微點頭,辟邪雖然是皇帝身邊的人,但一直以來都對她恭敬有加,也時常為她傳遞宮中的消息。
在這樣的時刻,她能夠信任的,也隻有辟邪了。
“如今,便要靠大內官多加勸慰了。”
夜色漸濃,太極殿外的宮燈依舊搖曳生姿,但那份寧靜之下,卻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暗流湧動。
。。。
千裡之外。
春光正好,萬物複蘇,大漢天子劉禪踏上了北巡的征途。
與遠在洛陽的曹叡選擇以酒色來逃避現實不同,劉禪選擇了一條更為積極且務實的道路。
他的隊伍緩緩行進在河東的大地上,春風拂麵,帶來的是泥土的芬芳和新生的氣息。
沿途,每一處都仿佛是天下大勢所趨的縮影,士族們紛紛前來拜見,他們帶著敬畏與期盼,獻上自家的精英子弟,希望能在天子麾下效力,為家族爭光,也為國家出力。
財帛糧草如同流水般彙聚而來,彰顯著大漢天子的威望與號召力。
當劉禪的隊伍抵達晉陽時,迎接他的不僅有當地的官員,還有世家們精心挑選的三十位美人。
這些美人,個個容貌傾城,身姿綽約,她們不僅有著如花似玉的外貌,更是多才多藝,精通琴棋書畫,仿佛是從古畫中走出的仙子,令人一見難忘。
後世所傳的“西湖瘦馬”,與之相比,也不過如此。
劉禪望著這些美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但很快,這份驚豔就被更深的思考所取代。
不過,享用美人是生活的一種調劑,作為一國之君,他有著更為重要的職責。
於是,在享受了片刻的歡愉之後,劉禪便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治理國家、穩定民心的正事之中。
在晉陽,劉禪設立了講武堂。
他大招並州子弟,不僅傳授武藝,更傳授兵法與治國之道,希望他們能成為未來大漢的棟梁。
同時也能夠穩住並州士族之心。
另外,他還召見了當地的德高望重者,賜予他們官職,以此穩定人心,彰顯大漢天子的仁德與智慧。
開府庫,招納流民,是劉禪另一項重要的舉措。
百姓是國家的根本,隻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因此,他打開府庫,用糧食和銀兩救濟那些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給他們提供土地,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以安百姓之心。
春耕之事,亦是劉禪此次北巡的重中之重。
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隻有確保春耕的順利進行,才能保障全年的糧食供應。
劉禪親自督戰春耕,鼓勵百姓積極耕種,同時還派遣官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百姓科學種植,提高產量。
在劉禪的治理下,原本稍有動蕩的太原河東地區,很快就變得如同磐石一般穩固。
百姓們對這位年輕的天子充滿了敬仰與感激,他們稱他為“大漢聖君”,認為他是上天派來的救星,是帶領他們走向繁榮昌盛的聖人。
劉禪聞此言,也隻是輕輕笑了笑罷了。
聖君暴君
隻要你一統天下,作為最後的勝利者,你就是聖君!
反之
你屢戰屢敗,再是賢能,也隻能是暴君。
一如現在的洛陽暴君一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