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風如刀割,卷起片片雪花,在空曠的庭院中肆意舞蹈。
屋內,爐火微微跳動,發出劈啪聲響,為這寂靜的夜添上幾分生氣。
司馬懿端坐在案前,眉頭緊鎖,凝視著手中的竹簡,上麵密密麻麻記載著關於征用世家土地與人口以積蓄糧草的計劃。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歲月的塵埃,直視到未來的風雲變幻。
窗外,雪越下越大,將整個世界裝扮成一片銀裝素裹。
然而,這純淨的美景卻掩蓋不了司馬懿心頭的憂慮。
他深知,為了抵禦漢國的進攻,魏國必須迅速積聚力量,而土地與人口便是最直接的資源。
但,這觸及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阻力之大,超乎想象。
“父親,此事難辦啊!”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匆匆步入,眉宇間同樣寫滿了愁緒。
他身穿一襲厚重的錦袍,肩上還沾著未化的雪花,顯然是剛從外麵回來。
司馬懿抬眼望向兒子,目光中既有嚴厲也有慈愛。
“為父何嘗不知,但國難當頭,豈能因私廢公?”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
司馬昭歎了口氣,將手中的報告遞上:“六郡之地,無一能順利完成丈量土地與清點人口。官吏們或死或傷,情況堪憂。”
司馬懿接過報告,細細瀏覽,每翻一頁,他的臉色便陰沉一分。
這些世家,平日裡享儘榮華富貴,到了國家需要之時,卻如此自私自利,令他心生寒意。
但,他更清楚,直接對抗世家無異於以卵擊石,必須智取。
“父親,我們是否該改變策略?”司馬昭小心翼翼地提議。
司馬懿沉吟片刻,目光轉向窗外紛飛的大雪,心中似乎有了計較。
“為今之計,惟有先安內,後攘外。我們需找到那些願意配合的世家,以此為突破口,逐步瓦解他們的聯盟。”
說做就做,司馬懿立即召集了親信,開始密謀新的策略。
他們決定先從一些較小的世家入手,通過恩威並施的方式,說服他們配合政府的行動。
同時,對於那些頑固不化的大世家,則暗中調查其不法行為,準備在適當時機給予致命一擊。
接下來的日子裡,司馬懿親自深入鄉間,走訪那些小世家。
他身穿便服,麵容和藹,與農家老翁促膝長談,耐心解釋國家的難處和政策的必要性。
每當遇到質疑,他總是能以淵博的學識和誠懇的態度化解對方的疑慮。
“老丈,您看這雪,雖美卻也寒冷刺骨,正如我魏國當前之局勢。若是我們不能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敵,恐怕這美麗的家園將不複存在。”
司馬懿的話語中既有對未來的憂慮,也有對和平生活的向往,深深觸動了鄉民們的心。
當然
其間不乏一些利益交換,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總之
在司馬懿的努力下,一些小世家開始鬆動,願意配合政府的丈量與清點工作。
消息傳開,其他世家也開始動搖,局勢逐漸有了轉機。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大世家們並未善罷甘休,他們開始暗中聯絡,密謀對策,甚至不惜勾結山匪,企圖破壞整個計劃。
司馬懿早有防備,他暗中布置了精兵強將,一方麵保護丈量土地的官吏,一方麵搜集證據,準備一舉將這些世家的罪行公之於眾。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打破了寧靜。
一群蒙麵山匪突襲了正在丈量土地的官吏隊伍,幸得司馬懿早有安排,伏兵迅速出擊,將山匪一網打儘。
在審訊中,這些所謂的“山匪”供認不諱,背後正是某些大世家在操縱。
司馬懿借此機會,將這些世家的罪行一一揭露,並在朝堂之上公開審理,震動了整個魏國。
世家們終於意識到,與國家對抗隻有死路一條,紛紛表示願意配合大將軍府,共同抵禦外敵。
隨著世家們的妥協,土地丈量與人口清點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了準備。
窗外,雪依舊在下,但屋內已是一片溫暖。
司馬懿望著案上堆積如山的文書,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心中有國,有民,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正當司馬懿以為屯田之事即將塵埃落定,可以稍稍鬆一口氣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悄然醞釀。
這次,挑起事端的並非六郡之內的世家,而是來自中山郡的甄氏——一個原本遊離於此次征用計劃之外的顯赫家族。
中山甄氏,自漢末以來便是北方大地上不可小覷的力量,尤其在曹叡登基後,因甄後之故,更是權勢熏天,其觸角早已越過中山郡的界限,深入到常山、巨鹿、安平三郡,幾乎成了冀州士族的領頭羊。
如今,司馬懿要在這些區域征用土地與人口,無疑是在太歲頭上動土,直接觸動了甄氏敏感的神經。
甄後之侄,甄像,一個年輕氣盛、野心勃勃的青年才俊,對司馬懿的這一舉動尤為不滿。
在他看來,這不僅是對甄氏家族利益的侵犯,更是對冀州士族地位的挑戰。
於是,他決定采取行動,捍衛家族的榮耀與利益。
甄像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彰顯著家族的尊貴。
他麵容俊朗,但此刻卻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怒火。
在書房內,他揮毫潑墨,寫下了一封措辭激烈的奏折,直指司馬懿以屯田為名,實則行黨爭之實,意圖打壓冀州士族,鞏固個人權勢。
“哼,司馬懿,你以為你的計謀能瞞過天下人?我甄像定要讓你原形畢露!”甄像將筆重重一擲,墨水四濺,仿佛是他心中憤怒的寫照。
這封奏折很快被送往了洛陽,呈到了曹叡的案前。
曹叡看到甄像的奏折,他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
一方麵,他深知司馬懿的能力,對其寄予厚望;另一方麵,甄氏作為外戚,勢力龐大,也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朝堂之上,因此事而分成了兩派。
一派支持司馬懿,認為他屯田之舉是為了國家大計,不應受到阻撓;另一派則站在甄氏一邊,認為司馬懿此舉彆有用心,要求徹查真相。
朝局因此動蕩不安,人心惶惶。
司馬懿得知此事後,心中雖有不悅,但表麵上仍保持著冷靜與沉穩。
此時任何衝動的舉動都可能將局勢推向更複雜的境地。
於是,他決定親自前往洛陽,向曹叡解釋清楚一切。
臨行前,司馬懿站在庭院中,望著天空中飄落的雪花,心中思緒萬千。
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為了國家的未來,他必須去試一試。
“父親,您一定要小心啊!”司馬昭站在他身旁,眼中滿是擔憂。
司馬懿微微一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放心吧,為師自有分寸。”
說完,他轉身踏上了前往洛陽的馬車。
在洛陽的皇宮中,司馬懿見到了曹叡。
他詳細闡述了屯田的必要性以及對國家未來的深遠影響,同時也不避諱地提到了甄氏等世家的阻撓。
他言辭懇切,邏輯清晰,讓曹叡對他的信任又加深了幾分。
然而,甄氏的影響力畢竟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