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魏延率領的快速反應部隊,在河牧布下了天羅地網。
魏延身著銀色鎧甲,頭戴鐵盔,眼神銳利如鷹,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站在河岸的高地上,俯瞰著河麵,心中默默盤算著敵人的動向。
他的部隊,個個身手矯健,反應靈敏,他們隱藏在河岸的草叢中,隻待敵人一出現,便如同獵豹般迅猛出擊。
隨著戰鬥的號角響起,流民軍開始四處逃竄,企圖南逃以躲避魏延的圍剿。
然而,他們很快便發現,無論他們選擇哪條路線,都逃不過魏延部隊的追捕。
魏延親自指揮,他手持長劍,身形如同鬼魅,穿梭在戰場之上,每一次揮劍,都伴隨著敵人的哀嚎。
他高聲喊道:“投降者免死,抵抗者格殺勿論!”
他的聲音穿透硝煙,回蕩在戰場之上,讓敵人聞風喪膽。
戰鬥持續了數日,最終,十萬流民軍被徹底圍殲,大部分被俘虜。
戰場上,硝煙彌漫,火光衝天,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血流成河。
然而,在這場殘酷的戰鬥背後,魏延的心中卻始終保持著一份清醒與冷靜。
他知道,戰鬥的勝利隻是開始,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整編這些流民軍,讓他們成為真正的戰士,而非繼續為禍鄉裡的亂民。
戰後,魏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
他開始著手整編流民軍,首先便是嚴明軍紀。
他站在俘虜們麵前,目光如炬,聲音洪亮:“從今往後,你們將不再是流民,而是我大漢的戰士!我要求你們,遵守軍紀,服從命令,保護百姓,而非欺壓百姓!”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重重地敲擊在俘虜們的心上。
為了整編這些流民軍,魏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親自挑選將領,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同時,他還派出了專門的教官,教授士兵們識字、讀書,讓他們明白何為忠誠,何為勇敢,何為正義。
在他的努力下,原本混亂不堪的流民軍,逐漸有了軍紀。
休整半個月後。
對東郡的攻城旋即開始。
隨著魏延一聲令下,蓄勢待發的流民軍如同潮水般湧動,向著東武陽城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進攻。
這些曾經的流民,如今被整編成軍,雖然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但眼中卻閃爍著對生存的渴望和對勝利的執著。
他們前仆後繼,不畏生死,仿佛要將所有的苦難與不公,都化作這一刻的力量,傾瀉在這座固若金湯的城池之上。
魏延站在高處,目光如炬,緊盯著前方的戰場。
他身穿鐵甲,肩披戰袍,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宛如一尊戰神。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動搖,隻有堅定與冷靜,仿佛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魏延深知,這場戰鬥不僅關乎軍事上的勝負,更是對民心的一次考驗,他要讓這些流民軍看到,跟隨他,就有希望,就有未來。
東武陽城下,火藥味彌漫,硝煙四起。
魏延特意調來的火藥部隊,正有條不紊地將一包包火藥放置在城門附近,準備進行最後的爆破。
這些火藥,是魏延精心籌備的殺手鐧,它們不僅威力巨大,而且能夠製造混亂,為後續的攻城提供絕佳的機會。
“點火!”隨著魏延一聲令下,火光瞬間照亮了整個城門,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城門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石飛濺,塵土飛揚。
原本堅固的城門,在這一刻變得支離破碎,仿佛一座搖搖欲墜的房子,在狂風中搖搖欲墜。
流民軍們見狀,紛紛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們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更加奮力地向前衝去。
他們有的手持長矛,有的揮舞著大刀,還有的背著弓箭,準備在城牆上尋找突破口。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毅與勇敢,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與不滿,都化作這一刻的衝鋒。
城中的魏軍,早已被連日來的流民軍襲擾得疲於奔命,士氣低落。
他們原本以為,憑借著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糧草,可以堅守到援軍的到來。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漢軍竟然會如此迅速地攻破城門,而且帶著如此強大的火藥和攻城器具。
當漢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時,魏軍徹底崩潰了。
他們四處逃竄,有的被殺死在街頭巷尾,有的則被俘虜。
整個東武陽城,瞬間陷入了混亂與恐慌之中。
而魏延則帶領著精銳部隊,一路高歌猛進,直搗黃龍,很快便占據了整個城池。
戰鬥結束後,魏延站在城牆上,俯瞰著這座曆經戰火洗禮的城市。
他轉身看向身邊的將士們,他們的臉上也寫滿了疲憊與滄桑,但更多的是勝利的驕傲與對未來的憧憬。
魏延深吸一口氣,高聲說道:“諸位將士,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我們要將這些流民軍整編成真正的軍隊,讓他們成為保護百姓、維護和平的力量。同時,我們也要儘快恢複東武陽的秩序,讓百姓們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將士們聞言,紛紛振臂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魏延開始著手整編流民軍,他親自挑選將領,製定軍紀,訓練士兵。
同時,他還派出了專門的官員,負責恢複東武陽的秩序,安撫百姓,重建家園。
在他的努力下,原本混亂不堪的流民軍,逐漸變成了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悍的軍隊。
而東武陽,也從一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廢墟,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然而,東郡拿下,卻不是魏延的終點,他已經得悉消息,青、徐、豫三州軍隊,已經朝著兗州集結而來了,他們是要先擊敗魏延,再去支援洛陽。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