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日,洛陽城籠罩在一片銀裝素裹之中,凜冽的北風呼嘯而過,卷起陣陣雪花,如同鋒利的刀片切割著空氣,也切割著每一個洛陽人的心。
城中人心惶惶,不安的情緒如同這漫天的雪花,無聲卻密集地飄落,滲透進每一個角落。
大魏皇帝曹叡,身著厚重的龍袍,站在太極殿的窗前,凝視著這冰天雪地的景象,眼中滿是憂慮與焦急。
他的眉頭緊鎖,嘴角微微下垂,顯露出內心的重壓。
大雪已經連續下了數日,將整個洛陽城與外界隔絕開來,也暫時為魏國爭取了一絲喘息的機會,止住了漢軍那如潮水般的攻勢。
然而,曹叡深知,這短暫的平靜之下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若不能儘快穩定民心,恢複生產,恐怕魏國今年雖能勉強支撐,但明年卻難以為繼。
想到這裡,曹叡猛地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太極殿的正中央,那裡已經聚集了鄭稱、陳群等一眾重臣。
他們或站或坐,神色各異,但無一不透露著凝重與擔憂。
曹叡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最終定格在陳群的身上,沉聲問道:“洛陽糧倉中的糧食,還能支撐多久?”
陳群身形消瘦,麵容憔悴,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今年尚無大礙,糧倉中的存糧足以支撐到明年春耕。”
說完,他輕輕歎了口氣,似乎也在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憂慮。
曹叡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敏銳地捕捉到了陳群話中的弦外之音。
“也就是說,明年糧草就會有問題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陳群點了點頭,神色更加凝重:“數戰以來,各地糧草轉運至洛陽的線路幾乎全部中斷。洛陽百姓眾多,軍士雲集,糧草的消耗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若不能儘快解決糧草問題,恐怕……”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外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曹叡的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光芒,他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容有片刻的遲疑。
“立刻傳令各地,押送糧草入京!不得有誤!”他的聲音鏗鏘有力,仿佛要將這寒冷的空氣都震碎。
然而,鄭稱卻在一旁苦笑著搖了搖頭。
“陛下,大雪封路,糧食難運。加之各地都在與漢國交戰,恐怕也無力再分出兵力來押送糧草了。”
曹叡聞言,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他的眼神變得深邃而複雜,既有對現狀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決心。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既然糧草運不進來,那我們便自給自足!開墾洛陽土地,種植糧草!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總不能坐以待斃!”
鄭稱再次苦笑,他深知曹叡的決心,但也明白現實的殘酷。
“陛下,漢軍若趁此時機攻來,恐怕還未到秋收,這些糧食就保不住了。而且,洛陽的土地有限,短時間內也難以產出足夠的糧草來滿足需求。”
曹叡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
這是一場關乎魏國生死存亡的較量,容不得半點退縮。
“那就邊戰邊種,邊種邊收!我們既要守住洛陽,也要種出糧食來!傳令下去,全城動員,無論是百姓還是軍士,都要參與到這場種糧的行動中來!我們要讓漢軍知道,魏國的土地,是永遠不會被征服的!”
另外一邊,寒冬之日,凜冽的北風如利刃般切割著每一寸空氣,將天地間的一切凍得僵硬。
後勤補給線因惡劣的天氣和聯綿的戰火而變得脆弱不堪,糧草、衣物、藥品等物資遲遲未能送達前線。
魏延自攻下濮陽之後,便如同脫韁的野馬,不顧一切地驅使著疲憊的兵馬,朝著浚儀疾馳而來。
浚儀不僅是水路交彙的樞紐,更是魏國運輸糧草的中轉站,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占據了此地,便如同扼住了魏國青徐兗三州糧草供應至洛陽的咽喉,對於大漢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因此,即便麵臨著缺糧少物、士氣低落的困境,即便在寒冬臘月、天寒地凍之時攻城會令大軍損失慘重,魏延也依然鐵了心,誓要拿下這座關乎戰局勝負的要塞。
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仿佛隨時都會傾瀉下無儘的雪花。
大地原本被一層厚厚的白雪覆蓋,潔白無瑕,但在浚儀城前,那雪卻已被鮮血染紅,成為了一片觸目驚心的血色戰場。
殘肢斷臂散落各處,有的被深深地埋在雪中,隻露出些許森白的骨頭,讓人不忍直視。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和硝煙味,令人窒息。
攻守戰仍在激烈地進行著,魏延身披鐵甲,手持長劍,屹立在陣前,他的眼神堅定而冷酷,仿佛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他的臉上沾滿了塵土和血跡,但那雙眼睛卻如同燃燒的火焰,透露出不屈的意誌和必勝的決心。
他高聲呐喊,激勵著士兵們奮勇向前:“將士們,浚儀就在眼前,隻要我們拿下它,就能切斷敵人的糧草,讓洛陽成為孤城!為了大漢,為了我們的家人,衝啊!”
隨著魏延的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振作精神,不顧一切地衝向城牆。
箭雨如蝗蟲般從城頭上傾瀉而下,密密麻麻地射向攻城的士兵。魏延揮舞著長劍,左劈右擋,將飛來的箭矢一一擊落。
他身邊的士兵們或舉盾抵擋,或揮劍斬斷箭矢,但仍有不少人被箭矢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攻城器具被迅速推上前來,雲梯、衝車、投石車等應有儘有。
魏延親自指揮著士兵們操作這些器具,向城牆發起猛烈的攻擊。
城頭上的守軍也不甘示弱,他們利用滾木、礌石等守城器具進行反擊,雙方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
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生死較量的意味。
一位年輕的士兵,他的臉上還帶著稚氣未脫的笑容,卻已經手握長槍,勇敢地衝向城頭。
他的身影在箭雨中穿梭,時而翻滾躲避,時而揮槍擊落飛來的箭矢。
然而,就在他即將登上城頭的一刹那,一支利箭穿透了他的胸膛,他重重地摔倒在地,鮮血染紅了雪地。
魏延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一陣悲痛。
但他知道,此刻不能有任何的動搖。
他咬緊牙關,繼續指揮著士兵們進攻。他的聲音已經沙啞,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
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勝利就一定屬於他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損失都越來越慘重。
城頭上的守軍已經疲憊不堪,而攻城的士兵們也傷亡慘重。
然而,魏延卻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他始終站在最前線,激勵著士兵們奮勇向前。
他的身影在戰場上如同一麵不倒的旗幟,引領著士兵們衝鋒陷陣。
如今的浚儀城,已經變成了絞肉機了。
連日來,攻城與守城的戰鬥如同一場無聲的拉鋸戰,考驗著雙方士兵的意誌與毅力。
寒冬臘月,天寒地凍,士兵們的手都凍得通紅,仿佛被寒風侵蝕的枯枝,連握緊兵器的力氣都顯得那麼艱難,更何況是要在這嚴寒之中揮劍殺敵呢?
攻城方的漢軍,儘管身披厚重的棉衣,但仍難以抵擋這刺骨的寒冷。
他們的臉上布滿了風霜,嘴唇乾裂,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與無奈。
這些日子以來,漢軍中時常有逃兵的身影出現,他們或是因為無法忍受這非人的折磨,或是因為對勝利的絕望,選擇了逃離這個修羅場。
然而,魏延,這位鐵血的將領,對此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