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做到現代紙張那般光滑,以如今的技術條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也足夠讓天下人推崇了,
反複查看戶簿,劉據更加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以長安為都城,在轉運天下糧草時的損耗,是個驚人數字!
西漢的稅賦製度,分為四類,
田稅,人頭稅,徭役,商稅,
每一個稅種內容,都存在著巨大問題,劉據的各種改革,步子邁得太快,讓他一時難以大改稅製,
但劉據知道,各種各樣的難事都要在自己一朝做完,再之後,牛兒接過社稷也能輕鬆許多,
這裡隻說田稅之不合理。
西漢中央對天下各地的稅收,常製為十五稅一,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其收成的總額取十五分之一,
一地的糧食收成,若為一千石,朝廷就要取約六十七石。
但,朝中官員,基本無人說過一件事,
這十五稅一,是按照農民在當地交完之後開始算?
還是說,以運解到長安開始算?
注意,
二者可是天差地彆!
若是從當地交完就開始算,那農民隻要交完大約百分之七的糧食,其餘事就和他沒關係了,至於這些糧食,運到長安後能剩多少,那就是官員的事。
可若是從運到長安開始算,就是說,糧食運解到長安時,入國庫的必須是百分之七的足額,那地方老百姓隻交百分之七的稅,是完全不夠的,
路上的損耗也要補出來!
並且,距離長安越遠的郡縣,損耗會越多!
那麼,到底是哪種稅法?是從當地算,還是到長安再算?
實際上是兩種都有,取決於朝廷缺不缺錢,
製定法度的都是聰明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存在這種疏漏,人家是故意留著的,就是為了不把話說死,以留出操作空間,
此為製度最讓人愛的處,同樣,也是最讓人恨處,
五口之家,種百畝土地收成大約在一百五十石,十五稅一的情況下,將各種稅收加在一起,一年要上交百分之三十七左右的稅收,
像是到漢武末期,加稅加賦,普通百姓給朝廷的錢要達到七成,還要出人打仗勞役,天下十戶九空,各地起義不斷,漢室徹底到了崩潰邊緣。
“河東郡近長安,北海郡又遠長安,運到長安的稅收豈能一概而論?”
劉據皺眉看向戶簿,喃喃自語道。
“雖有均輸官,但也於事無補,隻能遷都。”
均輸官是將朝廷暫時不需要的物資,拿去各地再轉賣,
至於說讓各地自收自用,以此來抹平損耗,地方分配完後,再將多餘的稅收運到長安此法,劉據想都沒想過,
將各地稅收集中到長安,再重新分配,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這是一次權力集中的過程,在整個權力運轉中,一定要有中央的參與,
不然的話,地方都把事情辦完了,完全沒朝廷的事,還要劉據做什麼?
地方直接發展成諸侯國、藩鎮就好了。
因此,在種種方法比對下來,還是遷都最好。
洛陽四通八達,轉運糧食可以走水路,損耗小,速度快,而且,最重要的是,就像父皇說得,長安自保有餘,卻難以控製天下。
“可是要怎麼把遷都之事做下去呢?”
不知不覺,天已泛白,
但劉據依然是緊鎖眉頭,久久不展。
喜歡家父漢武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家父漢武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