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從陛下太子時期就開始追隨的忠臣們都混的這麼好,他能不眼紅嗎?
打仗自己不擅長那沒辦法,現在機會來了,有能讓自己大展拳腳的事,當然要好好做了!
況且,公孫敖一直定位尷尬,
看衛青、霍去病都是太子直係,按理說公孫敖也該是,可他最優先的身份是衛青派係,尷尬的點在於,他成為大領導直係的直係,隔了一層,這不就屬於關係外圍了嗎?
所以,他一直沒機會參與到陛下的核心決策中,不過,外人不會把他的立場劃分的那麼細致,隻當他是太子的人,
簡單來說,福利沒吃到,但該被牽連時,一定少不了他。
“隻是”公孫敖遲疑開口。
“敖叔但講無妨。”
劉據鼓勵的看向公孫敖,他需要用對話來確定,公孫敖到底能不能勝任賑災一事,
“陛下,您是說讓微臣與百姓協調?”
不怪公孫敖有此一問,與百姓協調,實在是少有,
朝廷是不與百姓直接發生聯係的,其中間存在個緩衝,漢時稱為三老,類似於基層工作人員,朝廷通過三老來得知百姓的訴求,三老代表百姓向朝堂反饋民意,
周朝時有三詢的規製,召國人於城門處詢國危、詢遷都、詢立太子,這些國人是百姓,但不是老百姓,人家是實實在在的中小貴族。
所以,在此時,劉據所說的事情,讓公孫敖聞所未聞,
公孫敖品了品,自己的地位像是三老,但又與三老有著根本性的不同,三老是在朝廷和百姓間承擔一個信息傳遞的工作,而陛下對自己說的意思,是要讓自己原地解決掉百姓的訴求
“是,你沒想錯。”
能問出這個問題,劉據知道,公孫敖上道了。
以劉據的立場來看,他的邏輯很清晰,
第一,要維穩,
維持穩定,就是要不生亂,這是最基本的,也是優先級最高的,如果連穩定都維持不了,賑災就如同沙上建城,風一吹就倒了。
第二,賑災,
而劉據想的賑災與常規賑災不同,
常規賑災,哪個地方遭了天災,朝廷不會直接把糧派到百姓手上,而是派到地方官府,通過官員的手再來派發給百姓,
它更像是完成任務,反正中央的任務就是把賑災糧送給地方,具體救災成什麼樣子,那是地方的事,
最後界定一個地方有沒有災情了,不是靠當地災民說的,而是靠地方官府來說,“陛下賑災,某某地雲雲蒙聖恩雲雲”
除非是地方控製不了了,要生民變了,中央才會派出一個類似於欽差大臣的職務,去巡視地方,
欽差大臣的職務更加簡單,百姓隻知道是上麵來人了,是青天大老爺來了,青天大老爺一去,把地方官員拎出來一個哢嚓砍掉,百姓的情緒有個疏解的口,不生亂了就好。
可,若不按常規賑災方法來,又會生出什麼事呢?
這就要讓霍光替朕去看看了。
劉據暗道,
“三輔地形勢特殊,歸長安管,又不歸長安管,要用公孫敖試試,我的想法到底能不能推行下去。”
公孫敖麵容嚴肅,他清楚自己的定位了。
比主持賑災的霍光更清晰,
正色問道,
“陛下,若民意和您的聖旨相悖,微臣該聽誰的?”
喜歡家父漢武帝!請大家收藏:家父漢武帝!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