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子明再大嘴巴,也沒傻到在這種事情上也會說漏嘴的程度。
不管怎麼說,駱子明也是大會考645分進的國立,在他們那個小城市不說鶴立雞群,也是木秀於林。
唯分數論當然是不可取的,但不能否認學習好的人中,相當一部分人做其他需要頭腦的事情也一樣能做的很好。
至少駱子明在大嘴巴裡麵,絕對算是有腦子的。
方豫使用了附魔學派一環法術“心直口快”,對駱子明稍稍進行了一點點影響,主動暴露了柚子科技與肆零肆基金之間的聯係。
這種聯係本身就是擺在麵上的,根本經不起查。
此前貝萊德不知道,也不過是肆零肆太小,根本不值得注意而已。
而且,方豫也不在乎貝萊德知道這一點。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
方大強之前教過方豫,隻要不承認,彆人的猜測就永遠都是猜測,哪怕有實錘,也要否認,當你強大了,自有大儒為你辯經,到時候自然會翻盤。
所以,隻要明麵上這個公司和方豫一點關係都沒有,那麼,在沃金係統的誘惑下,貝萊德就有很大可能會吞下這顆毒餌。
任何“人的集合”,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貝萊德同樣是“人的集合”。
這些人中,有對柚子科技堅決抵製的,就一定有忍受不住誘惑認為肆零肆和柚子科技無關,可以把肆零肆收入囊中的。
越是這個行業中的巨擘,越能體會到沃金係統的強大。
沒有誰能忍得住這樣的誘惑,哪怕貝萊德猜測沃金係統背後可能會有問題,也不可能不要。
因為不要,它也一樣會死,隻不過是等死。
一個在風險模型領域斷崖式領先的AI係統,貝萊德不用,大摩就會用,大摩不用,先鋒領航也會用。
先鋒領航不用,所有華爾街公司都不用,沙烏迪阿美、淡馬錫、周金、三井、普魯士銀行、巴拉特塔塔……這些非邁國資本也一樣會用。
而資本是逐利的。
哪裡風險低收益高,資本就會向哪裡聚集,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這也是貝萊德的阿拉丁係統能夠在短短幾年中席卷全球規模性金融機構的其中一個原因。
當然,人也可以違反客觀規律,隻要承受相應的代價,而這種代價,往往都是比客觀規律所帶來的傷害更加嚴重。
資本留在貝萊德,是因為貝萊德可以給他們提供低風險下的資本增殖,而如果有另一個風險更低收益卻更高的選擇,他們也不介意拋棄貝萊德先鋒道富,去擁抱這些更為穩妥的投資途徑。
方豫當然可以手握沃金係統,賺取大筆財富,甚至能夠取代貝萊德成為這個世界的資本利維坦。
但這對於他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到時候,他就會成為所有都市傳說和陰謀論中的主角,成為網絡中口口相傳掌控世界的幕後黑手。
雖說說的是事實吧,但他想要做的,可不是柚子科技一個公司所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能夠用沃金係統取代阿拉丁係統現在的地位,甚至滲入到所有投行和金融公司中,那時,才能真正調動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財富,來完成方豫自身的計劃。
當沃金係統徹底取代了阿拉丁係統,貝萊德還是貝萊德嗎?
AI的決策黑箱問題,根本就不是其他人所能解決的,隻有依靠柚子深入到大模型內部,才能知道其決策具體原因是什麼。
不過,方豫倒是考慮過,如果把目前三萬億參數的橘子大模型或者沃金係統複製到自己的突觸連接上,通過內視,自己應該也能搞清楚大模型的思考過程。
其他人顯然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此當沃金係統做出了某些具有實質傾向性卻貌似公正的決策,使用者根本無法分辨這到底是大模型基於實際情況的決策還是基於某些未知因素給出的答案。
用沃金係統取代阿拉丁後,隻要和貝萊德一樣,通過係統稍加引導,就能把這十幾萬億邁元引導至自己想要發展的板塊。
貝萊德的ESG是陽謀,上市公司想要獲得投資,上市公司的供應商想要獲得業務,就要搞ESG。
方豫的沃金係統也是陽謀,資本的流動性是有限的,你不用,那麼資本就自然會流動到用的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