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5月。
太平天國有兩大戰場,一喜一憂。
東線戰場,太平軍陳玉成部和李秀成部兩人合兵,攻破江南大營,解除了威脅天京城的危機,取得大勝。
西線戰場,湘軍已經逐步包圍安慶。
投降朝廷的韋俊在曾國藩的命令下,帶著自己的舊部前去攻打樅陽,為包圍陳玉成的大本營安慶,消除最後的障礙。
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之後,按道理來說,陳玉成應該在這個時候帶兵回援安徽,可當時江南大營被破,江浙地區的道路被打開,而且這些地方清廷基本上是無兵可守。
一大堆財富擺在麵前,把洪秀全迷住了。
所以洪秀全又命令,李秀成,陳玉成為期一個月,發動東征。
打完浙江,蘇南,上海,這些富裕的地方,陳玉成,李秀成再回到安徽救援。
陳玉成因此被耽誤了。
這個我們後續會講到。
。
現在我專門講西線戰場,樅陽之戰。
5月初
韋俊帶著自己原屬太平天國歸附而來的太平軍,浩浩蕩蕩的開進樅陽。
韋俊這次帶的兵馬不多,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一萬人幾乎都是韋俊在太平天國當丞相期間的手下部將。
韋俊被陳玉成逼迫投降朝廷之後,有許多人當時選擇繼續追隨太平天國與韋俊為敵。
也有許多人與韋俊關係較好的,他們則偷偷的逃出太平天國,加入了韋俊麾下,搖身一變,變成了與太平天國為敵的清軍。
。
韋俊的隊伍在前麵充當前鋒,而曾國藩又派了湘軍年輕將領李臣典率領隊伍跟在偉俊的後麵,在後方做“”殿後也就是後衛軍。
其實說好聽點叫後衛軍,叫做墊後,說難聽點曾國藩就是監視韋俊的一舉一動。
說到底,湘軍各個大佬們還是對韋俊不放心,派人監視一下,若韋俊哪方麵有個風吹草動,李臣典剿滅他。
李臣典和英王陳玉成的年紀差不多。
李臣典,湖南邵陽人,當時隻有21歲,彆看他年紀小,但是他也打過幾場硬仗。
他與太平天國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都打過仗,而且最後都逼得那些太平天國名將被迫撤軍。
可以說此時的李臣典被大家給予厚望,是一個可以接湘軍名將李續賓的接班人。
英王陳玉成在太平天國裡稱為戰鬥天才。
而李臣典則在湘軍陣營之中,被曾國藩,胡林翼,等一眾湘軍大佬也吹捧天才,意在與陳玉成抗衡。
不是你太平天國有統帥天才,我大清朝廷也有統帥天才。
李臣典就是這樣,硬生生的被抬上了位。
曾國藩讓太平軍降將韋俊去打樅陽,這倒引起了李臣典的不滿。
畢竟樅陽在湘軍各將的眼中是一塊肥肉,誰打樅陽,誰就能升官進爵。
你說你陳臣典能不氣嗎?
。
按湘軍樅陽作戰的規劃,韋俊在前麵當前鋒主打樅陽,李臣典則與韋俊保持五十裡的距離,隨時準備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