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平軍從金匱縣出發到達九龍山這裡,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抵達。
司馬如知道若自己打下去,還真有可能被金匱過來的太平軍給包圍。
再加上自己的一千五百多人,已經死了大半,前麵的九龍山打不打得下來又很難說。
經過權衡利弊,司馬如決定撤軍。
。
九龍山沒打下來,太平軍可以直接打向無錫,那張玉良又危險了。
果真如司馬如所料想的一樣。
李秀成的大軍並沒有在停留金匱縣,而是直接經過九龍山撲向無錫。
九龍山的太平軍也是下了嚴格的軍令狀的,見快要守不住山頭,他們已經做好了與攻擊他們的清軍同歸於儘的打算。
可沒想到山下的清軍突然撤兵,這讓九龍山的戰士們感到意外。
後來才得知,他們的忠王李秀成已經拿下了金匱縣,正帶著大軍趕來,山下的清軍見勢,逃了個淨光。
司馬如帶著殘兵敗將不敢回到無錫,因為他可以想象自己若回到無錫,張玉良必然會殺他。
所以他決定不回無錫,一路北竄,往北邊逃了。
這種現象在當時屬於正常現象。
整個中國一片大亂,村與村之間會發生爭鬥,山頭與山頭之間也會發生打鬥,今天這個會造反,明天那個團造反,都是造反勢力,各地一片亂糟糟。
就連朝廷與朝廷之間的隊伍都會發生內鬥,相互排擠。。
所以司馬如能投靠的地方多的去了,他不一定非要回到張玉良那。
就算司馬如不願意投降造反派,他也可以去外省投奔彆的清軍隊伍。
老話說的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但是司馬如逃之前,也算做了點正事兒,他派了一名探子騎著快馬,馬不停蹄的趕往無錫。
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張玉良。
張玉良得到這個消息,先是一陣大驚,後來一打聽,由大驚變成了憤怒。
原來自己給司馬如約定天黑之前,到達九龍山,可沒想到司馬如這混小子用了整整一天一夜才到達九龍山。
結果呢,讓太平軍搶了先機,先前一步到達九龍山。
張玉良氣得破口大罵
“”司馬如,你個狗日的,誤老子大事兒,等你回到無錫,老子一定將你兩兄弟處以極刑“”
。
可張玉良罵歸罵,人家司馬如早就逃得沒影不回無錫了,你能奈何?
張玉良罵也是白罵,罵也無非是發泄心中的情緒而已。
事已至此,張玉良隻得在無錫做好抵禦準備,他可不敢跑了。
因為此時張玉良已經被朝廷盯上,他的一舉一動鹹豐皇帝知道個一清二楚。
為什麼張玉良會被朝廷盯上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江南大營被滅之後,整個蘇南,江浙地區就屬於張玉良手中的那支軍隊人數最多,還算能打。
現在朝廷在江浙地區無兵可用,隻有張玉良手下的清軍可以指揮調動。
就連張玉良從常州撤退,導致常州丟失,鹹豐皇帝都沒有追究。
當然常州丟失也不能完全怪張玉良,大部分責任在於兩江總督何桂清。
朝廷因為無人可用,隻能用張玉良。
所以朝廷不盯著張玉良,還能盯著誰呢?
五月二十八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