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上奉旨修行,山下的事我自然不清楚!”道姑說完就閉上了眼睛,不理會眼前的太子爺。
“姨母還是彆裝了!我又不是父皇母後!”太子說完,打開扇子,一臉笑意搖了起來。
“我如今很好,你可以走了!”過了一會兒,道姑睜開眼睛,一臉平靜趕太子走。
太子爺聽到這話蹙起了眉頭,一臉不悅。
“姨母趕我走?”太子爺說完,收起了扇子。
“嗬!姨母還是不喜歡我啊!隻可惜我今天本來帶了表弟的消息,既然姨母趕我走,我隻能”太子爺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壞笑看著道姑。
“淵兒怎麼了?他不是給你母後祈福去了嗎?”道姑聽到這裡,著急又憤怒。
“祈福?嗬!姨母還真信啊!表弟已經消失快半個月了,姨母你說表弟現在在哪裡?”太子爺玩味說完,突然一臉嚴肅。
“你什麼意思?”道姑聽到這裡,著急憤怒,但也隻能裝平靜。
“自然是希望姨母下山,救救表弟,畢竟他是你親兒子!”太子爺終於說出了自己目的。
“我奉旨修行,怎麼能隨便下山。再說了,你說的難道是真的?!”道姑徹底平靜下來,心思卻活絡轉了起來。
“姨母可以不相信!徹底等表弟沒了,給表弟收屍吧!”太子爺說完,就要走。
“等等!”道姑還是裝不下去,站起來問太子,“為何要幫淵兒?”
太子爺聽到這話,停了下來,轉過身嚴肅看著道姑,
“自然是為我自己!姨母,時間不多了,你抓緊點!”太子說完,直接轉身走了。
下山途中,太子爺和隨從一路緩慢下山,欣賞山上風景,如今已是深秋,山上風景甚是美麗迷人。
“太子爺,你為何要來這裡?”隨從還是不解,皇後和山上那位雖說是姐妹,但是兩人不對付,準確說死對頭還差不多。
“自然是散心。皇宮待久了,心裡不舒坦!”太子爺在十裡涼亭裡坐了下來,看著風景。
“太子爺,您說國公夫人真的會下山嗎?”隨從小心翼翼問太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這位姨母,心思除了對付我母後,剩下的全在我表弟身上。”太子爺說完,停了下來,心裡沉思,表弟寡言少語,但是對父皇母後甚是尊重,這些年,母後一直挑撥姨母和表弟母子關係,但是表弟自從姨母被關在山上修行,十多年來,雷打不動,每月初一十五去看姨母,估計母後就是憤怒在這裡,才對表弟動了手。
太子爺又想了想姨母,笑了起來,姨母的戰鬥力可不能小覷,這次姨母必然下山,姨母要是知道母後對表弟所做的,母後恐怕好日子到頭了。
太子爺想到這裡,看了一眼隨從,隨從趕緊低下頭,不敢直視,
“我今天乾嘛去了?”太子爺玩味看著隨從。
隨從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甚至有冷汗冒出,小心回答,
“太子爺今天去杏花樓,給皇後娘娘買最喜歡的糕點去了。”隨從說完,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很好!記住你剛剛說的話!”太子爺說完,繼續下山趕路,隨從趕緊跟了上去。
“小翠,拿筆墨紙硯來!”道姑回了屋裡,趕緊吩咐身邊隨從。
“夫人,我們不等世子了嗎?”小翠疑惑問道姑。
“不等了!把飯菜撤了!”道姑說完,閉上了眼睛,心裡一片焦急。
“夫人,筆墨紙硯來了!”小翠吩咐人撤了飯菜,親自拿來了筆墨紙硯。
“趕緊研墨!”道姑說完,鋪開紙張,想著要怎麼給大哥寫信。
“小翠,你趕緊下山,把這封信交給我大哥!”道姑說完,把信交給小翠,小翠小心拿好信,看了看道姑,重重點了下頭,回屋簡單收拾一下,拿著佩劍,施展輕功,向山下飛去。
“獨孤玲瓏,你最好祈禱我兒平安無事,不然我定要你血債血償!”道姑說完,狠狠抓住扶手,一臉憤恨。
宮中,皇後娘娘小心安撫皇帝睡著,輕聲退了出去,吩咐人關好門,走在回宮的路上,路過禦花園,看著禦花園景色,皇後心裡有點淒涼,
“娘娘可有身體不適?”小宮女小聲問皇後娘娘。
“沒有,隻不過看見深秋景色,心裡覺得淒涼罷了!”皇後娘娘說著,去了禦花園涼亭坐下,欣賞起禦花園美景。
“娘娘不必傷感,如今雖然百花敗落,但是來年總會再開!”小宮女小聲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