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殿試也快要接近尾聲。
北宋以前,殿試往往按一定比例進行錄取,自然有一定比例被淘汰。
到了宋朝,曾經寫出“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這麼霸氣又牛逼的人物張元,就是因為多次被殿試淘汰,報國無門後,轉而投靠了西夏,輔佐西夏國主元昊打得北宋喪師失地,顏麵掃地。
北宋為此進行了反思,對殿試進行了改革,隻要能參加殿試的貢士都予以錄取,防止人才外流。
明朝初期,殿試情況大抵也是如此,隻要不在殿試上犯渾搗亂,出現悖逆之語,或者在考試前突發疾病或因死了爹娘缺考,基本上都會被錄為進士。
因此,大明殿試進士名額與貢士名額基本持平,隻是考試排名有些差異而已。
殿試成績一般分為三甲,一甲隻錄取三人,稱進士及第,也就是傳說中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這三甲統稱進士,
按老朱以前的發明,會試分設南、北榜,各錄取五十名,遼東額外給十名。
建文稱帝後,曾經舉行過一次會試,為打壓遼東,又取消了遼東的特殊待遇。
這次會試是永樂登基後的第一次會試,為了廣納賢才,永樂特意吩咐禮部給了南北榜各一百五十個名額,產生了三百名貢士。
到永樂主持殿試時,又給在京通過鄉試的宗室、勳貴子弟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可以直接參加殿試。
快到午時,永樂終於用禦筆欽定了殿試的一甲前三名。
幾位主考也共同商定了剩下一百八十名進士,除了提前棄考的,中途罷考的,文章立意太差的外,都是進士。就連好多宗室和勳貴子弟也因此混進了進士隊伍。
朱永熥在這次殿試中表現不俗,竟然是二甲第二十八名,叫做進士出身。唐王朱桱被錄入三甲第三十二名,叫做同進士出身。
和後世官場經驗大同小異,成績好的不一定適合做大官。但是,進士比舉人的發展空間還是要大得多。
永樂見進士名單基本出爐,伸了個懶腰,這才對潘六子說道“宣大臣們上朝議事吧,高中的進士們就站在一邊旁聽,算是進入朝堂的第一課。”
“陛下,臣左都禦史方孝孺有十疏上諫。”
待百官進入奉天殿,山呼萬歲之後,方孝孺主動出擊,也來了個先聲奪人。
該來的總會來。此時的永樂手裡已經攥緊了一把利刃,但還是打起了太極,一臉皮笑肉不笑。
隻見他態度謙和地應道“哦,方禦史果然是位敢於直諫的諍臣。讓你跪了半天,朕實在有點過意不去。不過哩,大家都知道,交趾一事已經拖了好久,等朕先決斷完國事好不好?”
他昨晚雖然沒有睡好,可是早上又睡了個回籠覺,體力可比下麵的方孝孺強多了。
所以他這時候顯得格外有耐心,好像是在和方孝孺商量著來。
方孝孺知道,虎卑其勢,狸卑其身,後麵藏的儘是陰謀詭計。
永樂越是低姿態,他越是小心翼翼地揣摩永樂的真實意圖,暫時沒有反對。
所以方孝孺也識相地答道“臣遵旨。”
永樂見方孝孺有些謹慎,決定再晾他一晾,突然虛晃一槍,又轉向另外二人,說道“寧王,楊寓,你們是兵部尚書,交趾該如何善後,速速拿個章程出來。朕還等著一會兒有人批龍鱗哩。”
寧王連忙說道“啟奏陛下,臣等以為,如果放任交趾獨立,今後四夷必將離心離德,此風不可漲。臣請從原大寧都司精選五千兵馬,會同廣西都司三衛兵馬,再次南下犁庭掃穴,誓必將胡氏兄弟抓回應天。”
寧王始終是個堅定的主戰派,他也很想通過立下邊功奠定在朝堂上的地位。
永樂又問道“首輔和兵部其他大人的意見呢?”
蹇義答道“回陛下,交趾也是太祖皇帝和陛下當年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應當寸土必爭。”
楊寓也說道“臣附議。隻是糧草……”
永樂果斷打斷道
“不要再打遼東的主意。遼東一肩挑西域,一肩還挑著遼東,負擔夠重了。”
“再說,朕現在是皇帝了,還天天給你們當免費的長工?你們要用兵,朕不反對。至於糧草,你們內閣和兵部自己想辦法。說其他的事情吧。”
永樂心裡一點都不想出兵,但是如果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估計沒有多少人接受,又是一場注定糾纏不休,甚至是上綱上線的討論。
與其這樣,不如讓實踐去檢驗吧,隻可惜又要死好多大明士卒。
不一會,楊榮上前奏道“臣禮部尚書楊榮有事要奏,今日殿試,有三十人於試前棄考,二十二人退考於後。懇請陛下將棄考、退考之人革去功名。”
永樂陰陽怪氣道“唉,朕真是有些昏庸,竟然把這些讀書人伺候得太好了,喂得太飽了。”
繼而,他又決絕道“棄考、退考之人,既然自絕於朝廷,就讓他們得償所願,革去功名,留檔存查,永不錄用。下一個。”
蜀王又上前奏道“臣戶部尚書朱椿懇請督促浙江布政使司儘快繳齊累年所欠丁役錢二百萬石。”
永樂問道“浙江那麼富裕,怎麼也會拖欠丁役錢?”
蜀王答道“回陛下,臣是接收戶部賬簿時才發現的。三年前,朝廷為了應對燕王、寧王發難,在浙江臨時加收了二成糧食作為轉送軍需的丁役費用。浙江一直拖著沒有繳齊。”
永樂說道“既然是三年前定的丁役錢,那就找三年前主管戶部的夏吉去催收吧。”
永樂現在心裡竊喜,蜀王朱椿既是一個好托兒,也是一個好幫凶,讓他管理戶部沒幾天,又給他找到了擊垮方孝孺一夥的一個切口。
喜歡去大明扶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去大明扶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