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很快批準了王勝文的方案,還選用了王勝文給的位置。
總指揮有兩位,一位是石油部的部長,一位是化工部的部長。
副總指揮有五位,一位是項目本地的一位陸副省長,一位是勝利油田的書記,一位是當地軍分區的司令員。
至於其他兩位,就很有意思了,一位是北京市政府秘書長蘇長林,一位是上海市科技局局長蔡秀珍。
這份名單,普通人看起來絕對是莫名其妙,但是王勝文感覺: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份名單絕對做到了天衣無縫,不但能讓勝利煉油廠擴大了規模,還能保證合成化工項目的順利實施。
國家給出的投資計劃是八個億,蘇局長、蔡秀珍、王勝文三個人討論過後,覺得有六個億的投入足夠了,而且還可以分三年投入,也就是說,國家每年的投入,在兩億人民幣左右。
王勝文明白,跟國家要設計費根本不可能,那就讓這個效益落實到紅星試驗廠吧,設備投資三個億,我賺你一半,根本沒問題,問題是我設備的圖紙不交出去。
也就是說,隻設備,不圖紙。
理由很充分:我搞設備試驗的時候,國家有關部門,沒有給我們紅星試驗廠投一分錢。我們紅星試驗廠一萬多職工,還要靠這些技術吃飯。
當然是胡說八道,但是也有人信。
有關部門很清楚:與其讓彆人搞,還不如讓他們自己折騰,並且也能防止技術泄密。
好吧,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城市的發展,王勝文決定,提前四十年,把承壓pvc自來水管道搞出來,讓城市建設再上一個檔次。
本來王勝文的神識空間裡是有一些來自後世的特效藥品的,但是經過認真思考之後,仍然放棄了這個莽撞的行為:好藥,還是留給自己的家人用,給其他彆人用,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王勝文對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沒有過多乾涉,隻給了蔡大姐一份建築物的圖紙,至於輸油管道,有大慶油田的成功案例,他相信勝利油田的書記有解決的方法,徐將軍做人不錯,再加上自己的徒弟徐勇,必須給人家沈陽兵工廠一些福利。
……
當然,社會形勢,並沒能阻擋王勝文完成碧霞元君多子多福任務的大計:
在此期間,楊榮在廣州,給他生下了兒子王樹商。
祝琳在港島給他生下了女兒祝文文。
為什麼楊榮要去廣州生孩子?因為她要帶人去學習盾構機的電氣部分。
不要以為盾構機就是一個單純的機械,它的電器部分也是非常複雜,光是前端的掘進部分,溫度、濕度、撓度傳感器就有192組套,還不包括綜合數據處理係統,光數據傳輸線,都比一個人的大腿粗。
盾構機的電氣部分,當然是王勝文設計的,弟弟王勝義和弟妹陳小小研究製造的。
電氣部分的設計,還真費了不少勁,因為要想這個時代的電路板代替後世的芯片,還真有些複雜。幸虧有些設備的動作可以用人工代替自動化。
上海光學機械廠那個光刻機項目停滯不前,弟弟他們隻能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到這上麵。
陳省長給的一百萬科研經費花了接近九十九萬,這讓弟弟有些心疼。
還是弟媳陳小小會訛人:每個來廣州學習的四川工程師,收費五萬,結果又斂財八十五萬。
當王勝文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責怪他們一句:陳省長有錢,以後每人收他們十萬。
楊榮那個就免了吧,她那是給我生的兒子。
在廣州的福利好,結果人家就不走了,弄了個什麼“四川省駐廣州辦事處主任”的頭銜,要在那兒常駐。
這個官職可不小,正處級乾部。
王勝文知道了以後,心裡暗暗罵了一句:這個老狐狸真會做事兒,一個處級乾部就把四川的工業給發展起來了。唉,看來我得跟著人家學學啊。
真想抽她閨女一頓!
跟人家陳文鬆有什麼關係?人家一直都很乖乖。
這件事情的最後結果是:弟弟王勝義親自帶隊,給他們去搞的電氣部分的安裝調試。當然這是兩年以後的事兒。
因為四川當時的機械加工能力實在是太差,大型鋼鐵結構的件的加工,確實有難度。
這裡終於可以吐槽陳省長一句:你不會找其他地方合作?人家就不。即便要從紅星試驗廠買新設備,也不讓彆人插手。
所以,過於強調地方保護主義,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
人家七四五零工廠就不是這樣,人家就是跟沈陽七二二一兵工廠和北京紅星試驗廠緊密合作,還沒等總工程師董晨晨的兒子王樹周生下來,就自己完成了近防炮的試製。
王樹周出生的那天,正好是1130近防炮試射的日子,結果,不到一分鐘時間,就乾倒了一個山坡上的所有樹木。
孔廠長,你丫太狠!
後來參與海試的雷將軍給取了個非常生動形象的名字:蜂窩煤機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被海軍那幫將軍們圍毆的事兒,人家絕對是閉口不談:太他媽丟人了,鼻子被打歪不說,還打掉了一顆牙。
還是人家肖司令員睿智,給這種近防炮取了個代號:鋼鐵雨滴。
知道為什麼能當司令員了吧?那就不是一個檔次。
君威對此很感興趣,在聽取了肖司令員的彙報以後,給有功人員都升了職。
於是在家哺乳的董晨晨也成了軍械專家,排名第七位,和自己的老公差五位。
她仍然不服氣:他打得也不準,為什麼我沒能生雙胞胎?
……
要說王勝文家裡唯一受到衝擊的人,就是冉秋葉的父親,讓他退休他不退,結果被打成了“反動學術權威”,王勝文感到很合理。
當然也不能不管,讓冉秋葉提醒他抓緊裝病,還沒被批鬥呢,就被王勝文轉移到大興老家的一個農家小院裡。
於是天天被玉貴姥爺教育。
行吧,正好最近玉貴姥爺也閒的沒事乾。
那位第三醫科大學畢業的茉莉,絕對是位天才,她來到北京以後,沒急著生孩子,而是跟王勝文學會了斷肢石膏定形技術,並且和徒弟楊偉合作,開始製造“鋁鈦合金”的假肢。
那位說為什麼假肢為什麼不用矽膠製作?這是個誤區,矽膠的比重太大了,而且也不耐磨,雖然和皮膚的接觸感好,但是不適合做假肢使用,隻能用來製作假肢的襯墊。
部隊醫院當然是非常重視,馬上成立了殘障軍人“假肢製作協會”,茉莉成了第一屆會長。
當茉莉興高采烈地回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們的時候,馬上被周琴潑了冷水:
“老公,我懷孕了,比她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