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邊靖南王世子耿精忠正為一條不知哪流傳出來的讖緯震驚且動心之時,這條讖緯的“創作者”正在荊州整軍。
關於“天子分身火耳”這則讖緯幾時出現,王五還真的不清楚,反正可以肯定的是耿精忠正是聽了這個讖緯後開始蓄意反清。
前世相關史料表明,耿精忠下決心要造清廷反可能要早於吳三桂。
而尚之信顯然受到了耿精忠影響。
因為兩人在燕京為人質時,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誼。
甚至這兩人可能都對自己的父親不滿。
或者說這兩個“王二代”骨子裡還是個男人。
不過不排除這條讖緯是耿精忠自己的創作成果。
也不排除這條讖緯是彆的複明人士暗中籌劃。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五成功將這條讖緯提前傳到了耿精忠耳中。
不管這條讖緯原時空是否耿精忠創作,如今都為其添上了“天選之子”的光環。
上蒼給你的,你若不要,就是逆天而為,要天打雷劈的。
當從塘報上看到清廷竟準耿精忠回藩學習兵事,王五知道曆史的大勢已經在掀動了。
吳三桂早在正位,孫延齡到廣西就位,耿精忠到福建就位,就剩一個尚之信了。
印象中尚之信他爹尚可喜好像不喜歡這個長子,有意立其次子為平南世子,所以一直拖著不上奏清廷讓長子回藩,這樣的話尚之信就位可能就得按步就班,大概幾年後才能回廣東。
所以有可能的話,得推動一下尚之信就位的時間。
隻廣東那邊王五毫無勢力,也根本沒有插手的可能,此事倒有些麻煩。
且看後麵有沒有機會推一把了。
當前,王五隻要乾五件事便行。
第一,打造荊州根據地,練出一支不低於三萬人的強軍來;
這件事他已經在做。
首先就是將清廷給予的三個漢軍牛錄整編為親兵營。
這個親兵營由歸順以來表現上佳的徐霖指揮,在八旗序列中隸屬漢軍正白旗第三協領第七參領。
表麵拿的是八旗軍餉,由燕京戶部統一撥付的荊州駐防旗兵餉中予以支取。
這支親兵營也是純騎兵部隊,專門練習騎戰。
眼下雖不到一千人編製,但王五希望這支親兵營是他的騎兵雛形,充當一個教導隊的角色。
也就是幾年後一千人的騎兵能夠擴至五千,八千,甚至一萬人。
從而讓他有能力在北方平原戰場同清軍一決高下。
又定荊州總兵所轄三標營,即荊州左營、右營、中營。
左營由趙進忠指揮,右營由田文指揮,中營由張天放指揮。
每營按綠營軍製各1000人,配備武器為火銃、刀、矛、弓弩等,另每營發給鐵甲200具,棉甲800具,盾400付。
發給的鐵甲、棉甲多是繳獲的滿八旗,都是上等質量,不是原先明軍所用的下等貨。
軍官全部由從巫山突出的老班底擔任,兵員比例這一塊原明軍占四成、降軍占三成、民夫占三成。
又設炮營,輜重二營,各定兵員都是1000人。
隻現有綠營兵製無法提供相應編製,王五便將這兩個營全放在了荊州水營編製中。
營房和訓練場地也都在城外以掩人耳目。
荊州水營的定額兵員是3500人,但實際有7000人,比清廷的編製多出一倍來。
所以賬麵上王五隻能從清廷得到3500人的餉銀,其餘人全部為“隱戶”,一應支出都由他本人提供。
好在清廷沒法派人來查他的花名冊,否則超編一事肯定會惹來麻煩。
餘下人員如何安置,武昌的老張給出了個主意。
一部分到地方機構渡口巡司、市巡司、油巡司、鹽巡司、鐵巡司任職,這些機構同明朝的巡檢司差不多,屬於地方武力機構。
也可以說是稅務部門。
緝查走私以及收取過往商販稅金。
大致能消化2500人左右。
另一部分則派往江陵、公安、石首、監利、鬆滋、枝江六縣,或充任衙役、或充任捕手、地方快手。
也就是地方上的巡警角色。
大概也能消化2000人左右。
不過編製上是能消化,但將人撒出去就沒法進行有組織的訓練,也沒法進行係統性的軍事學習,真有戰事的時候,這些撒出去的最多就是個地方二三線部隊性質,難以充當主力使用。
甚至有可能在地方呆久了,完全雜魚化,根上爛到底。
畢竟,這些機構都是有油水的,和地方也會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瓜葛。
王五是希望能在荊州編練一個集團軍,一支能和清軍打,也能和吳軍打的軍隊!
所以,老張的建議不符合王五利益。
隻有些事情他心急也沒用,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安置的問題。
因為安置問題涉及到對地方的實質控製。
隻有完全控製了荊州府轄各縣的人力、物力、財力,他才能有資源編練新軍。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