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廣東新會城被清軍攻占時屠了一遍,幾年後明晉王李定國大軍攻打新會,城中居民卻一邊看著親人被清軍充為肚中食物,一邊卻拚死幫清軍守城。
這種事,荒唐麼?
可笑麼
那些新會居民為何忘記親人被清軍屠殺的仇恨,為何能一邊看著妻女被清兵放進大鍋,一邊默默埋頭幫清軍守城?
真是膽小麼?
不知道,王五真不知道。
腳下這座新野城發生的事不過是新會的另一個版本。
慶幸的是王五打下了這座城,否則很難說這是不是又一個新會。
從決定奮起抗清那天起,他就知道抗清會讓好不容易太平下來的這個時代再次烽煙四起,會讓許多好不容易活下來的百姓死於非命,但他沒有選擇,因為他有自己的信仰。
可這不代表他真能視人命如草芥,滿腦子戾氣,所以他選擇儘最大努力減少百姓的痛苦。
不是清軍屠一城就能活無數的道理,而是少死一人就是活一人的道理。
“當初你降我前也在幫韃子打我,也殘殺過我抗清軍民,若我當時下令殺了你們這幫人,你覺得你和這些百姓誰更冤?”
“我!”
“伱徐霖都能成為抗清英雄,這些百姓為何又不能?難道非要殺了他們才行?我給了你們機會,你們為何不能給這些百姓機會?”
看著無話可說的徐霖,王五知道根子問題其實沒有解決。
想要讓北方漢人不再心甘情願支持滿清,不再發生如新野這般全城誓死抵抗反清義師的荒唐事,除了做到真正王者之師外,更要主動宣傳。
隻要讓北方漢人知道南方打過來的抗清義師隻殺韃子和為韃子賣命的漢奸,不屠城也不濫殺無辜就能讓清軍“妖魔化”抗清義師的企圖破產。
這件事由已經啟動的光複會去做最好,他們本身就在敵占區活動,天然適合這種宣傳工作。
一次,兩次,隻要吳軍切實做到不屠城,百姓對吳軍的恐懼心理自然會慢慢消失。
當然,王五也不是什麼聖母,不殺無辜百姓是底線,那些在百姓當中有號召力並組織百姓反抗的官紳卻是一個不留的。
當下看向氣性小了許多的徐霖:“當初我曾說過凡抗我王師者,必蹈巢覆穴,官紳不留,家小皆誅,此事由你去辦。”
又吩咐趙福源找找看有沒有活著的縣衙“工作人員”,通過他們去做那些聚集在城中各個角落的居民工作,讓這些居民儘快放下武器回家去。
若還不肯回家,那也隻能視為敵人加以殲滅了。
另命田文組織人手將城中屍體儘數搬到城外掩埋,然後立即開始修複城牆和防禦措施,準備迎接暴風雨的到來。
達素率領的清軍主力應該奔鄧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