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嫋的煙氣從克裡特島上飄蕩而起,千絲萬縷升騰而起的煙絲彙聚在了一起,如雲霧塵煙。
無數名貴的香料糅雜成絲,在火焰之中點燃,熏香的煙霧在陽光之下朦朧而又模糊,使整座克裡特島如同塵世仙境一般。
這樣大型的祭祀,在克裡特島的過往之中也是少有的。
念頌著海之神讚詩的僧侶從海岸邊排開,麵對著不斷翻湧著的海浪,如同佇立著的城牆一般。
“水浪響徹的海王,撼搖著大地,你滿心歡喜激起海浪如花開,戰車在大海的喧囂裡撞見鹹苦的流水。”
“命中注定你要分得第三部分無邊的海,你與浪花和獸們相戲,海的精靈哦,請庇護大地的根基和船隻的快航。”
“請帶來和平健康並無指摘的財富。”
齊聲頌唱的讚歌伴隨著海浪傳播的愈來愈遠,如同塞壬的歌聲一般在海麵上回蕩著。
為首的祭司將公羊宰殺,在被血染紅的皮毛中,取出了它的內臟和犄角,向統禦著海洋的神發出了禱告。
“大海的統禦者,克洛諾斯之子,我等心懷敬畏,真摯的向你請求著。”
“請用海浪回應我等的祈願,傳達你的旨意吧。”
翻騰而起的海浪拍擊在礁石之上,留下了雪白的浮沫,形成了字跡,傳達著波塞冬的意思。
這種大型的祭典往往會持續數日之久,在進行正式的祭祀之前,聯係上所要祭祀的神明便需要大量的時間。
神可不是隨隨便便用一些祭品就能引來注視與回應的,除了被神所注視著的眷顧者之外。
尋常情況下,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時間,才能引來神的一絲關注。
而且即使到這時,也並不意味著這一次的祭祀成功了。
接下來提出自己大概的請求,而神也會根據請求與禱告,視心情和喜好索要祭品。
大概就類似於甲乙雙方先要商談一番合同內容,沒問題的話才要進入正式的簽訂環節。
在此之前,都不能夠算是祭祀完成。
克裡特島上信奉波塞冬資曆最老的祭司顫顫巍巍,在成功聯係上信奉之神的敬畏與欣喜之中,傳達著米諾斯的意思。
克裡特島人願意在眺望海岸的崖壁之上,為波塞冬建造一所神殿,並日夜禱告,勤加信奉。
隻為換取克裡特島人出海能減少風浪海怪的襲擾,能夠更加安全的出海貿易。
人對神的祭祀,本來就是一種交易。
如果神什麼都無法為人提供,隻會無理由的索取供奉,那人又為何要祭祀祂?
無論是用人牲,還是獻上童男童女,那都是建立在神的回報比他們所獻上更多的基礎上。
雖然神賜予的一般遠超人所獻上的,但對於神明而言,祂們也不會計較這些得失。
大部分神所想要的,便是人們的尊重與崇拜,雖然各有喜好,但被人追捧信仰總是不會差的。
而平息海浪,庇佑過往的船隻,隻不過是波塞冬吹口氣的功夫罷了。
就算有時候個彆船隻沒有庇佑到,隻要大體上的海浪小了,她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