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薑維出身天水薑氏,諸葛亮北伐時,薑維被魏天水太守馬遵懷疑有異心,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後,薑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遇刺後,薑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勝負
而後蜀漢大臣大多反對薑維北伐,宦官黃皓也操弄權柄,薑維殺黃皓不成,前往遝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薑維擺脫牽製自己的鄧艾等人,退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但鄧艾卻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命令薑維向魏軍投降
薑維投降後,打算利用魏將鐘會反抗司馬昭的機會以恢複漢室,但最終無力回天,薑、鐘二人皆被魏軍所殺…”
劉禪本能看向他的相父,但諸葛亮避開了阿鬥的眼神,孩子,你該自己向前走了啊!
劉禪見狀深吸一口氣,走到薑維麵前道,“薑維…”
鄭蕁不懂劉禪這一堆話說的行不行,將詢問的眼神看向始皇,嬴政接收到信號,低聲對著鄭蕁開口,“劉禪此人還沒蠢出天際,看來他蜀漢命不該絕”
鄭蕁聞言就明白了,始皇滿意劉禪的表現哩!那她也滿意!
…
走出武侯祠,鄭蕁正準備招呼人上車回酒店休息,忽然就見一頭纏白巾,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老人進入武侯祠
鄭蕁示意眾人看去,然後開口介紹,“諸葛丞相在蜀地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您將中原文化帶到邊疆地區,有力推動了西南地區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西南諸多少數民族都記得您
很多西南少數民族在講述自身民族起源傳說時,將民族曆史譜係與諸葛武侯您聯係在一起
例如在傈僳族的傳說中,為了南征勝利,您安排工匠製作威武的泥人,將其置於陣前站崗放哨,以嚇退敵軍,在您班師凱旋後,這些泥塑人主動留下戍守邊疆,而傈僳族人就是這些泥塑人的化身
而在基諾族的傳說中,他們的祖先是跟隨您南征的戰士…
彝族的火把節也有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您幫助百姓打敗了大鬼主後,發現當地人都吃不上米飯,便派士兵往這裡運稻穀,但運稻穀的人馬不慎在森林中遭遇瘴氣,死了不少士兵,於是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點起一束火把,到森林中去迎接將士們的到來,火把趕跑了瘴氣,也趕跑了森林裡的毒蛇猛獸…
傣族的潑水節也與諸葛丞相您有關,相傳您南征來到傣族聚居地後,幫助傣族人民除貪官、建家園,還留下“想長命,水衝涼,草棚矮,住高房”的錦囊妙計,傣族人民按照您帽子的樣式蓋好房子,並且按照叮囑經常衝涼沐浴,之後就發展成了潑水節,同時傣族子民為了紀念您,在潑水節晚上,人們還會燃起“孔明燈”!
還有您不忍心見苗族人光腳上山,便教他們編草鞋,幫助羌族開荒務農,送給白族蔓菁籽種,種出了諸葛菜,贈予基諾族祖先茶籽,讓他們以種茶為生等等
以及佤族的《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自昔遠祖,世受中國冊封,固守邊疆,迄今千數百年,世傳弗替。不但載諸史冊,並現尚有曆朝頒給印信可資憑證。我卡瓦人民,雖屬雲南極邊夷族,未受中國文化教育之薰陶,致語言文字殊類各異。但男勤耕芸、女重紡織,日作夜息,自力自食,則與漢大同而小異
…
誓斷頭顱,不失守土之責,誓灑熱血,不作英殖之奴。雖剩一槍一彈一婦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今而後,本自決自禦之精神,置死後生之決誓,何懼強敵野心之侵略!”
鄭蕁說完《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的部分內容都要哭了
“公元225年,當時居住在葫蘆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與諸葛武侯簽盟,表示歸順蜀漢朝廷,並發誓鎮守邊關,永不反叛
佤族子民尊您為阿祖阿公,這一盟約,他們世世代代都在遵守,剛剛這告同胞書,是蜀漢滅亡1700多年後,即1934年英軍進攻班洪、班老地區,佤族人以“阿祖阿公”的名義組織佤族武裝進行抵抗時的發言!
在新中國建立後,1953年,他們給主席去信,信中,他們表達了對歸屬的渴望和對未來的不確定,他們問,祖國是否不再需要他們?
這封信,不僅僅是一紙書信,它是佤族人民心中最深處的呼喚,是他們對祖國的深情告白
而中央給的回複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民族,會儘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如同一縷春風,吹散了佤族人民心中的陰霾,給予了他們希望和信心!
1960年,中緬兩國簽訂了新的條約,班老、班洪等地重歸祖國,1961年,中國政府對這些地區進行了接管,佤族人民終於結束了長達十幾年的等待,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聽完鄭蕁的訴說,在場的人無不落淚,就連剛剛重新與大部隊彙合的曹魏,東吳君臣也忍不住掉下眼淚
曹操看向諸葛亮,最後歎氣上車,拋開其他一切不談,諸葛丞相是比他曹丞相做得好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