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彙報》。
報館內,編輯們正在緊張忙碌,記者背著包來來去去,采寫新聞。彆看香港麵積不大,每天的破事可不少,不然也養活不了70家報紙。
「米行搶購的稿子寫好了沒有?」
「不行不行,不要從民眾恐慌的角度,好像我們大陸是洪水猛獸一樣!」「港英政府對港幣狂跌表態了麽?」
「鄧麗君12月要在紅磡連開6場演唱會,香港第一次,追蹤一下!」
一片忙碌之中,一個編輯偶然抬頭,瞧見有個家夥晃晃悠悠的走了進來,蹭的站起身,像一隻快樂的猹跑過去:「陳奇同誌,你怎麽來了?」
「我寫了幾篇東西,麻煩你們發一發,我專欄還有吧?」「有有!一直給你留著呢,你好久都沒撰文了!」
「最近太忙了。」
其他人一聽,也化身瓜地裡的猹,紛紛跑過來。《文彙報》的性質決定新聞不能太過八卦,但專欄寫文章就沒問題,陳奇滿足了大家扭曲的快感,也帶起了銷量。
每次他噴人,報紙銷量都會猛漲。千字200港幣的稿費不是白拿的!
「這次你罵誰啊?還是麥稼麽,彆罵他了,他的頭越來越禿了,我們都看膩了。」「我先寫了三篇短文,分三天發吧,然後我再寫。」
陳奇取出稿紙,眾編輯一瞧,咦?這次不寫香港電影,改寫音樂了?再看行文,用詞皆是誇讚,極儘稱頌,向往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第一篇,第二,第三,彆搞亂順序。」「放心,我們知道你弄人都是循序漸進的。」「我這可是誇人!」
「都一樣都一樣!」
陳奇走了,編輯樂嗬嗬的討論,他發表了文章,報紙帶來了銷量,樂壇得到了讚美,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次日,許久未見的陳奇專欄更新了。
他一反常態的沒有談論電影,而是說起了音樂:
「東方公司81年駐港,經營2年多,在各方親朋的關照下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績。
年初,公司成立了音樂部門,在大陸發了兩張專輯,一張銷量剛破200萬,一張僅有80萬,成績平平,不足為外人道也。做音樂是出自綜合發展的考量,是公司戰略重要的一環。
大陸10億人口,有最大的華語市場,音樂的環境比電影寬鬆很多。我們可以引進海外音樂,與港台歌手合作錄製專輯發行,也有版稅分成。
前不久主動投誠的台灣音樂人侯德劍,正在為大陸一個歌手製作專輯,版稅分成超過了10%。
香港現在流行粵語歌,但粵語歌也有市場,廣東人口5千多萬,是香港的十倍。國語歌更不用提,我聽說香港歌手往往會出國語專輯,麵向台灣和新馬。
何苦來哉?
費那麽大力氣,去討好那三瓜兩棗的台灣?
關於電影,我說過台灣不值一提,1979黃金時代(睡覺會變白)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1726/4899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