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走上正軌
「百色:麻風樹產量再創新高,領跑全國非糧生物能源新征程!」
「桂省:數百萬畝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再迎大豐收,總產量超兩百萬噸!」
「荒山變良田,楚雄百萬畝生物『油田』成績喜人!」
一進入十月,桂省和雲省兩地的麻風果就開始了采摘。
兩地也第一時間發布了成績。
楚雄林業局的張世忠在外地的能源林產業招商會上,更是當眾喊出了一句口號。
「投資麻風樹,可以入四川,更要下雲南。」
當郭陽看到張世忠的發言時,差點笑瘋。
「這張世忠,沒把桂省放在眼裡啊!」
祁子文也在一旁笑道:「也可能是在賭氣,現在桂省可是舉全省之力在發展,無論是去投資的,還是本地農戶,種樹積極性都更高,雲省還差點意思。」
兩人都知道問題在哪裡,雲省的少民問題比川省三州地區要輕,但又要比桂省重。
不過目前嘉禾重點發展的幾個區域,都算是問題比較少的。
但其它區域也要開始涉足。
卻不一定要由嘉禾去淌渾水,其它資本和企業也可以,比如中石油,做事磨蹭,就隻能去這些地區扶貧。
郭陽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沉吟道:「麻風果一收獲,正菜就要來了。」
祁子文說:「能做的準備都做了,現在隻能見招拆招。」
嘉禾和傳統油企的博弈並沒有影響到底層的豐收。
在楚雄,金沙江畔,水鳥嬉戲,魚躍飛霞。
原本乾熱河穀的荒山上也長滿了昂然挺立丶錯落有致的麻風樹。
村民楊定義承包了600畝的荒山。
揮鍬鏟土丶扶苗培土丶圍堰澆水……一連三年過去,這片原本光禿禿的荒山已改天換地。
「楊定義,我看了這麽大一圈,就你家的果子掛的最多啊!」
「那是。」楊定義很得意,因為他是最早一批下手承包的,自然也挑到了水源最好丶引水最方便的地塊。
雖說麻風樹耐旱丶耐貧瘠,但和人一樣,吃得多自然也拉得多。
「一畝產了多少斤啊?」
來人是縣裡林業局的一位下鄉走訪的主任,叫王洪,來時他就看到了停在大路邊的一輛卡車,以及數輛來回不停轉運的小型農用車。
楊定義比出了三根手指。
王洪驚呼道:「3000斤?」
楊定義笑著點了點頭。
「真他娘的牛!」王洪嘀咕道:「就算一斤4角錢,一畝也是1200元啊!600畝就是72萬元!賺大發了!」
「哪有那麽多。」楊定義沉吟道:「都在傳後麵可能會降價,收購價可能給不到4角/斤,還要抵扣一部分前幾年的貸款,扣除成本,落到口袋裡的也沒多少。」
「也不少了,以後每年都有了。」
「這倒也是。」
楊定義感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野生的冰糖葫蘆)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7/4926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