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有黔驢技窮這個說法?”
“這小品什麼玩意兒?”
“演的也太尬了吧。”
“可不咋滴,平時壓根不熟悉,走在電梯裡連個招呼都不打的人,一下暴雨反而立馬好的比親哥倆還親,我們東北那旮瘩都不敢這麼演嘞。”
“給我尷尬的差點摳出了三居室。”
“我承認,麵對困難,人與人之間會抱團取暖,但是這以前陌生的跟鬼一樣的人,上來就比親兄弟還熱乎?”
“自己都沒食物吃了,怕陌生人餓著一點,咋想的啊?”
“太突兀了,也太假了點!”
“不能完全怪演員,劇本就有問題。”
“劇情銜接和人物設定真拉稀。”
“編劇你到底有沒有了解過城市環境啊?”
“隨著城市化發展和社會壓力的增加,現代生活的高壓力是鄰裡關係冷漠的原因之一。在城市中,人們往往麵臨著快節奏的生活、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以及經濟壓力等。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往往缺乏時間和精力去與鄰居建立良好的關係,相反,他們更傾向於將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上。”
“編劇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實際環境,寫劇本不是由著腦子瞎寫瞎想。”
“沒錯,藝術是高於生活,可不是空中樓閣瞎搞一通。”
“吳鴻翔老師估計也是想著用小品來倡導改善一下現在的鄰裡環境,結果步子太大,扯著蛋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之前被斃掉節目的那三個小品大師在網上攻擊一粒塵埃的時候,這個吳鴻翔可沒少幫腔。”
“確實沒少幫腔,陰陽怪氣大道理說了不少,把自己說的跟小品界第一人似的,結果打臉了吧?”
“自己的作品這麼垃圾,怎麼好意思陰陽人家一粒塵埃的?”
“停停停,你們這些一粒塵埃的粉絲真會抓時機。”
“就是,彆過度解讀啊,一粒塵埃作品還沒開演呢,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彆一會一粒塵埃作品更差,那就好玩了。”
一部小品,十幾分鐘。
可是卻帶來了網絡上無儘的差評口碑。
再次用事實證明了一個道理。
你帶來好的作品,你用心表演,觀眾才會捧你。
你把觀眾當傻子,觀眾也不會賣你麵子。
這裡麵,尤其是城市裡的觀眾罵的最凶。
因為他們就是居住在城市裡,對當前環境了解最深的人。
有的人是土生土長的城裡人,早習慣了。
可大部分人並不是,他們是上學畢業或者打工,最後留在了城市裡。
他們也想改變這種鄰裡環境。
可是。
他們卻根本無能為力。
這不是靠著個人無限去討好,無底線去討好就可以改變的東西。
毫無疑問。
從收視率暴跌和網絡現實裡口碑一片差評來看。
這個小品《陽台上的溫情》算是失敗了。
吳鴻翔翻車了!
而這個本屆春晚首發小品的翻車,帶來的後果就是
就是剛剛有了一點點起色的收視率,便再次瘋狂下滑。
朝著一個低穀無限跌去。
與此同時。
後台導播室內。
整個導播室氣氛凝重深沉,會場上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仿佛每個人都在麵臨著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