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
中山國,漢昌縣。
泒水河畔。
轟隆隆的三千天狼騎,從淺灘踏過泒水,在河畔進行修整。
趙雲取出一張羊皮地圖,攤在河灘上,嘴裡嚼著乾糧,對圍攏過來的典韋、虞虎、張烈、蘇稟、班成五人道“我們已到漢昌與毋極的邊界,再向南走四十裡,應該就是毋極城!”
說到這裡,趙雲看向孔武有力的張烈道“盛之,帶一隊斥候南下打探叛軍動向,切記,不可打草驚蛇!”
“諾!”張烈抱拳應諾,快步跑向斥候大隊休整的地方,大聲到“萬達,帶一隊人跟我走!”
說著,翻身上馬。
少傾,張烈領著五十斥候打馬南去……
如今,三千餘人馬一路急行而來,不僅人疲馬乏,對毋極城那邊的情況,也隻是知道張純在攻打毋極城,其他一無所知。
而且,這已經過去幾天,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毋極城有沒有被攻破?叛軍兵力幾何?營寨如何分布?……等等,趙雲都不知道,那麼這就和瞎子、聾子沒有區彆。
如果不先派人打探清楚情況,領著一支疲敝之兵沒頭沒腦衝進去,那真和送死沒有區彆。
而趁休整這段時間,打探毋極城當前的情況,無疑是最明智的。
四十裡左右的距離,對於步兵來說可能是一天的路程,而對於騎兵就不過是半個時辰的距離。
但經驗豐富的張烈並不敢急行,在不知道叛軍斥候偵查範圍的情況下,他隻能小心翼翼前探,三十裡的距離就花了一個多時辰,在離毋極城大概隻有十餘裡時,叛軍斥候的身影出現在了前方。
發現叛軍斥候,張烈隻能停下來,尋一處頗為隱蔽的林子靜靜觀察,他在計算叛軍斥候巡遊規律。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觀察,張烈發現叛軍斥候每隔半個時辰,都會交替出現在同一個地方。
趙雲給他的命令是不能打草驚蛇,也就說不能劫殺叛軍斥候;因為斥候的作用就是大軍的耳目,每隔一段規定的時間,斥候小隊中就會派遣一人回營彙報,如果時間到了人沒有回來,必然會引起警覺,大批斥候也會加強偵查範圍,這無疑警打草驚蛇了。
而這樣的話,張烈一行人想要神不知鬼不覺摸進叛軍偵查範圍,就非常困難;這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在張烈腦中浮現,他決定孤身前往,人少目標就小,且不容易被發現,況且以前在草原,他也沒少這樣乾。
瞅準機會,張烈單人獨騎摸進了叛軍偵查範圍內。在成功躲過幾波叛軍斥候後,張烈便來到了張純大軍紮營的後方。
這時,天色已黑,毋極城上燈火通明,能清晰看到一隊隊巡邏的兵卒。見毋極城未失,張烈也為自家府君慶幸,若是毋極城被叛軍攻破了,以府君對夫人的寵愛,必定愧疚萬分。
接著,他開始打量叛軍大營,叛軍營寨立在毋極城北門外,緊靠西麵滋水的田野裡,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方便大軍對水的需求,所以營寨會略微偏西北,並非在毋極城正北麵。
營地占地極廣,白茫茫的帳篷連成一片,粗略估算叛軍營地人數後,張烈決定再湊近點。
行軍打仗如何判斷敵方人數?
方法有多種,比如看營地,這是最直觀的,對於帳篷裡士兵數量,有一個偏差極小範圍,所以隻需要根據帳篷數量,就能夠估算對方兵力;像張烈這種經驗豐富的人,隻要看對方駐地的規模,就可以得出叛軍大致兵力。
將愛駒隱藏拴在樹下,手裡提著一柄長刀,借助夜色的掩護匍匐前行。出生在邊關的張烈,很難見到這樣巨大、堅固的營盤;在邊關一般都是據險而守,有險塞為憑自然不會在空地紮大營,而胡虜紮營就不像中原軍隊,營樓、寨牆、拒馬、壕溝等一應俱全。
當然,胡虜嫌麻煩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胡虜根本沒有漢軍那樣紮營的本事。
眼前的叛軍大營,紮的也不算特彆完備,但也絕非當年的黃巾賊可比,過丈高的營欄將大營與外界隔絕,每隔一段距離還有高高的望塔,望塔上的大火盆劈裡啪啦的燃燒著,照亮了營欄周圍的視野,在營盤關健的位置還挖有壕溝,設有拒馬……
張烈靠近到望塔能照到的最大位置邊緣,便不敢再接近了,再近肯定被發現。大營裡很安靜,望塔上的哨兵,百無聊賴的四下打量,有的則在低聲交談,至於談什麼張烈就聽不到了。
既然不能再靠近叛軍營寨,張烈便打算繞到叛軍與毋極城之間去查看一下,那是一段有三四裡的中間地帶。當他來到這段區域時,發現地上的血跡已經乾了,護城河裡也沒有明顯血紅。屍體可以鳴金後清理,地上的血跡是無法清理乾淨的,既然血跡已經乾了;那麼很可能叛軍今日沒有攻城,這就是張烈馬上得出的結論。
查探一番後,已經無法再得到實質性的信息,張烈打算回去了。
可就在這時,趴在草叢裡的張烈,發現前方毋極城上一處暗區,有一人偷偷摸摸順著繩索下城,那人下城後,城上的繩索馬上就收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張烈一驚,暗道這個時候從城中放出來的人,要麼是求援的,要麼就是城中的內鬼。
張烈就這樣靜靜趴在草叢裡,看著那人遊過數丈寬的護城河,當看到濕漉漉的那人向叛軍營地跑去時,張烈暗罵一句狗奸細,連忙小心翼翼的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