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官府也都行動了起來,著手安置已經離開故地的百姓,願意就地安頓下來的,官府幫著安置,若是想要返回故土的,官府這邊給文書,若是人多了,差幾個人一路護送回去。
關中,顧名思義指處於關隘之中,因處於四塞之中而得名。
北麵蕭關,南邊武關,東至潼關,對,就是肉夾饃的那個潼關。
先秦時期,總是嚷嚷著東出,出的函穀關,跟潼關一樣,也是關內的東大門。
老子騎牛出的,也是函穀關。
而關中的西邊,是散關。
關中又稱八百裡秦川,這片廣袤的土地,自古以來養育了無數的百姓,大多時候都是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
自古便有得關中者得天下之說,這裡,是華夏龍脈,無數英雄豪傑在這片土地上迅猛崛起,進而奪取天下。
但是今年的旱災,來勢洶洶,關中土地乾旱嚴重,顆粒無收,可以說這是貞觀朝麵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了。
不得已,朝廷才發放乞食關文,則是讓關中百姓能夠出關,到彆的地方去,謀一條活路。
若非完全放開了國庫放糧,還不知道關中有多少百姓,要流亡關外。
散關。
一和尚背著行囊,來到關隘處。
而關隘處的朝廷官吏,也在跟百姓們說著,如今朝廷已經不發放文書了,朝廷放糧,關隘不開放了。
那和尚來到了關口,說自己想要出關西行。
“這位師傅,可有文書,關口不會放人的,若是師傅想要出關,還請去官府請了文書來才行。”
“阿彌陀佛。”
和尚拿出了自己的乞食文書,交給了官吏。
官吏看了一眼文書,將文書還給了和尚。
“師傅若是出關乞食,那完全可以不必長途跋涉背井離鄉了,如今朝廷開倉放糧食,都能有食物吃的。”
“阿彌陀佛,無礙。”
見勸不住這和尚,關口的官吏也就放行了。
不過,他們看向這和尚的眼光,都帶著幾分探究。
關內能活下去,大老遠的往關外跑什麼?
關外的環境和條件,跟關內可是沒法比的。
何苦上趕著去遭罪呢?
涇陽縣莊子上,李複在家躺的差不多了,也就開始了在莊子上的巡回之旅,上次是去了棉花地,這次是奔著軍營去了。
兩個來月不見,軍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糧倉修好了,倉庫也修好了,豬圈也跟著擴大了。
李複來的時候營地裡的人並沒有在訓練,除卻養豬的,守糧倉倉庫的,其他人都在乾活。
應該是上次自己跟蘇定方談了關於軍營的規劃之後,蘇定方也在時刻努力的做出改變了。
李複帶著人直接去了蘇定方的營帳。
大熱天,營帳的門簾和窗簾也都是敞開的,一眼就能看到營帳當中,蘇定方在跟幾個副將商議著什麼。
“將軍,殿下來了。”營帳外的人稟報。
話音落下,李複就帶著伍良業走進了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