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煉金!
…
而在另外一邊,不是在審訊室內,也不是在亞伯拉罕的視角中,而是在那位典獄長的房間內。
那位典獄長察覺到了聖騎士離開了,隨後他的眼神中多出了一些不可言說的情緒。
他緩緩的托起了那茶杯,隨後簡單的飲了一口茶,茶杯遮蓋住了他微小的表情。
“聖光教會終究是帝國的束縛,幾代人所造成的弊端,不是我們這一代人能夠解決的。”
他慢慢地伸出手臂,動作輕柔而舒緩,仿佛生怕驚醒什麼沉睡中的寶物一般。終於,他的手指觸碰到了一旁書架上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書籍之一。這本書封麵上的標題閃耀著金色光芒,熠熠生輝;書頁緊密貼合,毫無縫隙可言。不僅如此,就連包裹書本的外皮也是用上等毛皮製成要知道,這些魔獸的皮革足以用來製作精良無比的皮甲,但此刻它們卻僅僅被用於裝飾和保護這本書籍而已。
《諾恩的歌者》靜靜地躺在那裡,宛如一顆隱藏在塵埃之中的明珠等待著被人發現。
他並未急於翻開眼前這本珍貴的書籍,反而將手指輕輕放在書名之上,來回摩挲。每一次觸摸似乎都能帶給他無儘的回憶與感慨曾經年少無知的自己無數次翻閱過這本著作,那時心中湧起的激動之情至今仍曆曆在目。書中的史詩情節令他對戰場充滿向往,然而現實卻無情地告訴他,作為典獄長一係的繼承人,此生注定無法離開傑洛奧德拉這塊土地。
\”猶記當年少不更事之時,我對於那些詩詞歌賦所蘊含的深意一知半解,隻覺得儘是些迂腐無用之詞罷了。幸得父親耐心教導,以淺顯易懂之言語向我解讀其中的故事,為我揭示出了帝國曾經的輝煌,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群星閃耀的偉大時代\”
這位名叫謝拉科夫的青年人閉上了雙眼,仿佛在回味著在書中的內容,這本書在他少年時代起就被他讀過了無數遍,每一次他看到這本書就會想起諾恩帝國曾經的輝煌。
諾恩·尤頓這位偉大之王先後橫掃了16個國家,最終統一了這原本因上一任帝國崩滅而分裂的地區,建立了這個偉大的國度,諾恩帝國。
“他並非尋常之王,他解放奴隸,他重視知識,他覺得貴族並非生來便是高貴且榮耀的,他魅力非凡,有巨龍追隨…”
腦海中想到了這些,這位青年人的眼中閃過了異樣的光芒,哪個少年沒曾想過踏馬行歌,血戰於疆場?
諾恩帝國是輝煌過的,他的輝煌並非是由於他們繼承了先進的文明,也並不是因為他們優異於彆的文明。
他們在黑暗的時代中宣揚著應該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們打破了煉金術是邪惡的這種論調,他們扶持著那些願意以正常手段進行煉金實驗的煉金者這是連智慧教派的人都沒有做的事。
“那些聖光教派和彆的國家是永遠不會懂的,執堅之銳,從始至終都不是什麼能被繼承的職業啊…”
諾恩帝國人的驕傲源於其無與倫比的文明。在他們眼中,自身與東部大平原其他人類國家存在天壤之彆。他們從不依賴祖先的遺贈或神靈的庇佑,而是憑借自身努力開創出輝煌卓越的文明成果,並形成獨特的禮儀和語言體係。
即便是最窮困潦倒、來自鄉村的諾恩人,當麵對火炎王國或長汗天國之人時,內心深處也會不由自主地湧起“蠻子”二字。這份自豪感源自帝國前輩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他們未曾賜予後代神奇寶物,亦未留下那種極其穩固、無懼因世代更迭而引發國家遭受侵略風險的傳承。
正因為如此,諾恩帝國才呈現出,倘若當代王室表現不佳,傳承失敗而導致五階頂尖戰鬥力匱乏從而被其他幾個人類國家或者異人國家入侵。
這就是他們的成就,一個帝國人能夠驕傲的嘲諷其他幾國的人不思進取,並沒有嘗試新鮮的技術,這就是當初那個先進的帝國,那個還開明的帝國,能讓他們國家的人所驕傲的事。
而如今,這一位繼承了公爵之位的青年人正在那裡回味著曾經。
他仿佛通過這本書跨過了時間長河,見到了那位英武不凡的君王,他笑著對謝拉科夫伸出了手,像是在邀請他與他一道。
然而謝拉科夫卻緩緩的搖了搖頭,他清楚,如果想要回到過去除非是七階擁有了穿越時間之能,不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帝國早已不複往日的輝煌,貪汙腐敗現象日益嚴重,煉金學閥掌控著學術界,他們追求奢華享樂的生活方式,這種奢靡之風如瘟疫般蔓延至整個貴族階層。任何有關進步的言論都被無情扼殺,那些具有創新性的發明創造,隻因觸動了其他勢力的利益,便遭到重重限製。
與此同時,邊境戰事告急,尤裡卡人頻繁侵犯國境。儘管長天汗國再次發動了著名的百帳大戰,但火炎王國的大祭師正值年富力強之時……想到這裡,他的臉上不禁流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不過,他很快就恢複了平靜,因為他深知即使身在自己的領地,仍有可能被他人監視。
“真是危急存亡之秋。”
然而,此刻這位典獄長的表情卻讓人頗感玩味。他既沒有表現出憂心忡忡的模樣,也看不出絲毫穩操勝券的神色,反倒像是在默默地期待著什麼,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充滿了某種期待。
他離開了書桌,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那玻璃窗之外,那是一片永遠保持著白晝的天空,從出生到現在,這位典獄長並沒有哪怕一日見到不外麵的景象,他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怎樣的,隻能通過他人的口中提起。
他知道外麵的世界有著車水馬龍,可他卻從未見證過,他沒看到過彆人的疾苦,最多也隻是見證過這座監獄的剝削。
“我倒是看起來有些像那不懂世事卻指點江山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