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的善本古籍,記錄著那位先祖的“功績”。
楚健將善本交給九叔公。
九叔公笑道“肯定當過大官呀!”
是哪位先祖,他也大概知道。畢竟族裡的大人物,怎麼會沒有記錄呢?隻不過,時間過去了那麼久,大家對於那位先祖的了解已經有點模糊。
他小心翼翼地接過那本善本,得好好保存下去才行。
楚健又拿起一本,上麵記錄他們這一支楚氏的來源,從什麼地方遷來的等等,有詳細的記載。
善本的下麵還壓著一塊玉。
楚健拿在手上,觀摩了一會。
現場的年輕人忍不住詢問“怎麼樣?這塊玉值錢嗎?”
“這是一件清代的玉佩,雕工相當不錯。從材料上看,是一塊和田白玉,玉質不能說特彆好,但也稱得上高級貨。”楚健鑒定道。
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黃玉極少,也受到愛重。
而且,清代宮廷用玉直接受清內廷院畫藝術的支配和影響,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有的碾琢細致,如雕似畫,有的在拋光上不惜工本以顯示其溫潤晶瑩之玉質美。
“應該還是雍正年間的。”楚健判斷。
清代各個時期玉作亦有所不同
比如順治、康熙年戰亂頻頻,民不聊生,玉器行業也處於蕭條狀態,產量很少,但宮廷用玉仍不乏精品。雍正朝經濟複蘇,手工業大為發展,玉作也重新崛起。乾隆、嘉慶年間為清玉的昌盛期。
“單單是和田玉本身,就值萬。加上這雕工等因素,這塊玉佩的價值在二十萬左右。”估價完畢後,楚健再次將玉佩交給九叔公。
九叔公一聽這玉佩值二十萬,趕緊謹慎地收起來,還瞪了幾眼那些毛手毛腳想要碰一碰玉佩的後輩們。
要不小心碰碎,損失可就大了。
最後,楚健將那方銅印捧起來。
“這是一枚官印呀!”他當即給出答案。
中國使用銅印的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古代銅印從印文內容上又可分為官印,人名印,閒章,吉祥語,圖案印,齋室印,收藏印等。
毫無疑問,眼前這一枚屬於官印。
“官印,應該很值錢吧?”圍觀的人再度關心。
尤其是年輕人,關心的隻有價格。
楚健微微搖頭“銅印章不太值錢,還不如玉的。在市麵上,銅印章幾萬元的居多,超過十萬的都少,超過百萬的銅官印我沒聽過。
這東西,還是保存下去吧!沒必要賣,咱們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貝本就不多。”
他一看,就知道這些人什麼想法了。
一枚魏晉時期的奉車都尉鎏金青銅璽印,才拍出二十萬左右的價格。
這可是鎏金青銅璽印呀!才這麼點,簡直就是收藏界的渣渣。
當然了,近年來,銅印章的價格有所回升,也就造成大量的贗品橫行。
由於銅本身的價格不如金銀,因此造假成本比較低,加上拍賣價格比較高,因此巨大的利益驅使了造假者紛紛出手。
收藏市場上的銅印贗品,絕大多數是翻砂澆鑄的粗劣之作。印鈕兩側的標記文字也是澆鑄成形的,文字不清或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