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健雖然知道是真跡,但說太滿不好。
於是,他想了想,說道“即便不是真跡,我看也是唐宋的摹本,收藏價值很高。”
沈世傑和馬漢飛明白這句話的含金量,看那卷《黃庭經》的眼光都炙熱了許多。
哪怕不是王羲之的真跡,唐宋摹本也很稀少、珍貴呀!
要知道,唐宋書畫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即使不是名家名作,隻要是唐宋傳下來的,都會變得異常珍貴。
“那這紙張……”馬漢飛還有疑惑。
都不用楚健給他解釋,沈世傑便說道“紙張是經過修複的,沒問題呀!”
馬漢飛反應過來,頓時有些尷尬。
作為專業人士,居然犯了這麼低級的錯誤,確實有點臉紅。
紙張可以做舊,也可以通過修複翻新。
剛才,他就是覺得這紙張不夠老,所以覺得有問題。
“況且,這紙張好像也屬於黃麻紙吧?正是東晉、隋唐的流行用紙。”沈世傑說道。
硬黃紙是用麻製成的,麻是我國古代最早、最普遍的造紙原料。
晉代的繭紙、苔紙、側理紙等都屬於麻紙。繭紙紙質較厚,像蠶繭外殼;側理紙因紋理縱橫斜側得名。此外還有楮皮紙、藤紙等,都堅韌厚挺、不易折損之。
現在看到的唐人摹本及寫經作品,多用硬黃紙。唐代名貴的“硬黃”紙,施蠟後“瑩澈透明”,“以蒙物,無不纖毫畢見者,大都施之魏晉鐘、索、右軍諸跡。”
“那時候流行這種紙張?有點硬,也有點厚。”
李源心裡想說,這種紙有點像硬紙殼,一看就知道紙質差。
東晉可以理解,造紙的技術估計也還不是很成熟。但隋唐那麼強大,他覺得用紙應該會比較好的吧?尤其是唐朝。
楚健解釋道“這跟唐朝以前的書寫習慣有關。”
這樣的解釋,讓沈世傑和馬漢飛都愣了愣。
楚健接著說“我們現在通常是將紙攤在桌子上書寫,但唐朝以前,大家還有拿在手上書寫的習慣。那是以前竹簡書寫的習慣。”
高桌是在宋朝逐漸普及開來的,在此之前人們寫字多一手拿紙,一手拿筆進行書寫,承遞著筆簡時代的書寫習慣而來。
那麼,就需要紙張硬一點,稍微厚一點,才能拿在手上書寫。
李源驚訝“紙張也拿著寫?”
“沒錯!這有古時的繪畫作品《校書圖》《女史箴圖》等為證。”楚健點頭。
這類紙張,既便於輾轉傳遞,又有利於書寫,遂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書法用紙。
不過硬黃紙雖然質地堅韌,但是受造紙工藝所限,它的尺幅一般不大。所以晉人的書法大多是尺牘小字。大一點的也不過一尺來高,兩尺多長,字有指甲蓋大小。
現存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高七寸一分,《中秋帖》高八寸四分,《蘭亭序》的各種版本高都在七寸半。
李源舉手“我還有個問題。”
“你說。”
李源說道“為什麼古代喜歡用‘卷’來稱呼,這好像也不是卷呀!”
還不如說是冊。
“這我知道,最初的紙張成卷狀,故‘卷’後來成為著作的計量單位,小張的‘箋紙’到宋時方裝訂成‘冊’成為書籍。”沈世傑說道。
到元代,才有大型紙張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