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乾坤也在吳振華的帶領下,搭乘列車前往醫療層進行治療。
列車經過一個一個站點,已經投誠的陳乾坤也不像剛來時那樣拘謹,好奇地打量著。
突然,他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站點,便向身旁的吳振華開口問道:
“我其實一開始就想問了,為什麼這個站點有許多老人和孩子,這是做什麼用的?”
“哦,那個是學校。”吳振華回道。
“學校?”陳乾坤十分疑惑,這個詞,在核戰以後顯得很陌生。
“是啊,學校。小孩是文明的希望,所以我們成立了學校去培養他們。”吳振華回道。
“那老人呢?”
“老人自然就是教師了啊,互聯網斷絕以後,大部分知識都隻能讓掌握知識量最多的就是老人去教導了。
他們不僅受過高等教育,還都是各行各業的資深人士,擁有從業幾十年的豐富經驗。
白天的時候他們就在學校教育,到晚上放學以後,他們就去指導技術部門一些從業經驗。”吳振華笑嗬嗬地說。
說起來這事,當初還讓林少瑾很不適應。
畢竟在林少瑾的那個年代,大多數老人都是迷信的、愚昧的、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很多老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
但這個年代卻不同,由於教育的普及,在2040年,本科率已經幾乎達到了百分之90。
而在2050年,更是達到了接近百分之99,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生。
所以這批22世紀的老人,最低都是本科畢業,一大半都是碩士,就連博士也有不少。
“真好啊,你們生活的真好。”陳乾坤有些羨慕地說道。聞言,吳振華是滿麵紅光,他繼續說道:
“不隻是學校呢,我們還建了幼兒園,專門幫助那些沒時間的工人帶孩子。
在武運,還設立了宗教區,什麼佛祖觀音上帝土地灶王爺,你能想到的都能在那裡拜一拜。
最近我們避難所居民還提議,應該將一座地鐵站改造成卡拉OK廳,搞搞娛樂生活呢。”
“這麼多地方,管的過來嗎?”陳乾坤撓了撓頭,問道。
聽到這話,吳振華毫不猶豫回道:
“當然可以,在我們避難所,所有體係都是完善的。
什麼醫療部門、農業部門、治安部門、立法司法部門,甚至是紀檢部門和軍隊體係都有。
所以,管理這麼幾十個地鐵站,還是輕輕鬆鬆的。”
“這些不應該在地鐵站出現吧,莫非你們真的是官方?”
陳乾坤疑惑道,事到如今,是不是官方他已經不在乎了,這話純粹就是好奇。
“唉,我們也希望我們真的是官方,可惜,我們還真不是。
嚴格來說,其實我們和你們是一樣的。
都隻是懷揣著為國家為人民的想法,這才將武安發展建立起來的。”吳振華歎道。
“所以,你們這些都是從無到有建立的?”
“當然,這些都是從無到有的。”
“真好,我還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
“什麼問題?”
“以後我有了孩子,可以送到你這裡來上學嗎?”
喜歡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