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大夥越說越邪乎,一杆子直接支到解放前了,三大媽趕忙製止道:
“停停停,你們扯遠了,我還沒說完呢!你們聽我說完再聊也不遲。”
“您說,您說。”
馮嬸趕忙拽了下聊得正嗨的朱嬸,示意她閉嘴,聽三大媽繼續講。
“上頭說了,是建議搞代食節約糧食,咱們的定量不變,粗糧細糧的配比也不變,王主任說,就是粗糧可能會更粗一點,讓居委會提前通知一下,坐到人人心裡有數,請大夥多多理解,條件艱苦,上麵也沒辦法,政府已經很照顧城市戶口了,我聽趙大媽說,她打聽了,鄉下很多公社交完公糧後,已經開始吃代食了,一天兩餐,代食糧食輪換著吃,條件比咱們艱苦多了。”
話落,現場鴉雀無聲。
大夥牢騷歸牢騷,道理還是明白的,往上數一兩輩,不,甚至自己本身就是農村出來的,自家親戚一樣受影響,當確定誰也逃不過吃代食的命運後,風涼話就再也說不出口。
“唉!粗點就粗點吧!棒子麵本來就喇嗓子,都習慣了。”
“也是,估摸著鄉下日子肯定更不好過,等月底領了定量,我得回娘家看看,代食那玩意兒,可不能多吃。”
“誰說不是呢!到時我也得回去瞅瞅。”
“唉!還以為今年能好點呢!敢情還不如去年,一年比一年難。”
“誰說不是呢!今年攏共就沒下幾場雨,都旱死了。”
三大媽的任務完成了,大夥的好奇心也滿足了,隻是現場氣氛開始變得壓抑,太陽高照,溫暖的陽光卻怎麼也照不走內心對未來的恐慌。
見鄰居們又都坐回收音機旁,三大媽便拎著筆記本走向中後院,得把這消息跟一大媽、二大媽說聲,完事她還得去彆的院。
她一人負責好幾條胡同,今兒有的忙了。
旁觀的楊慶有內心大受震撼,原來代食是這麼個意思,作為一個後來者,他彆說清楚了,連聽都沒聽過。
上輩子年輕時淨想著玩了,後來結婚成家又忙著掙錢,直至最後的躺平,壓根沒心思去探究曆史。
那玩意太枯燥,本來生活就很壓抑,誰也不會再給自己找不自在不是?
普通人嘛!找個小眾而花錢少的愛好,嘿嘿一樂,得過且過得了。
所以說,甭管這兩年在曆史中走向如何,都不是楊慶有所能改變的,與其跟著大夥瞎擔憂,還不如乾點實際的。
麻利把下月要上交的曲目定下來。
他雖然早就決定好了要用《萬事如意》來交差,但還有一首大殺器,他一直沒拿好主意。
大殺器便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詳的:《難忘今宵》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
“不論天涯與海角”
“神州萬裡同懷抱”
“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
前奏一起,楊慶有就知道,春晚結束該上床睡覺了,多少年養成的習慣,大年三十那晚要是聽不到這首歌,會老覺得缺點什麼。
於是乎,他想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給六十年代的朋友們,找一找春節的味道。
所以,楊慶有在屋裡琢磨了一下午後,決定兩首都送上去,歌的質量在那擺著呢!怎麼著也不至於埋沒嘍!
喜歡年代:悠閒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年代:悠閒的日子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