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弟不知道什麼時候醒過來了,他看見了劉傻子教授、海洋爺爺、科學博士、計算機姐姐、驕子與小燕子幾個哥哥姐姐同學。
“有人說,海底大峽穀是海嘯造成的,是這樣嗎?”夢弟指著海底峽穀問。“如此巨大的海底峽穀,單靠海嘯的衝擊是無法形成的。用海嘯來解釋海底峽穀的形成原因,難以令人信服。”劉傻子教授說。
“確實,最初有人認為,海底峽穀是由地震引起的海嘯侵蝕海底而成。但是,在沒有發生過海嘯的地區,也發現有海底峽穀。”計算機姐姐說。
“峽穀會不會是陸上河流侵蝕的結果呢?”小燕子問。計算機姐姐說:“後來,有的專家,根據海底峽穀的形狀與陸地上河穀十分相似這一特點,得出結論,海底峽穀是由陸上河流侵蝕的結果。
另有專家認為,河水比海水要輕,河水一旦流入海中,就會浮在海水上麵,不可能接觸到海底。所以,現代的大江大河,不可能對深度達數百米、上千米的海底進行切割,使其形成峽穀。”
科學博士說:“讚成河蝕說的人,提出另外一種假說,認為目前沉入海底的海底峽穀過去曾是陸地,河流剝蝕出的陸地形成大峽穀之後,由於地殼下沉或海平麵上升才被海水淹沒,形成現在的海底峽穀。”
計算機姐姐說:“不過,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麵確實曾發生過升降,但幅度達到數千米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海底峽穀也廣泛出現在地殼運動平靜的構造穩定區,所以,陸上河穀被海水淹沒的說法也難以令人信服。
“海洋爺爺,海底峽穀是怎樣形成的呢?”小波問。“關於海底峽穀的形成原因,學術界還提出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假說。濁流侵蝕說,就是有代表性的說法之一。在20世紀40~50年代,荷蘭的一位海洋地質學家,為了證明海底濁流有巨大衝擊力,用人工方法在水槽中做試驗,模擬海底在清水底下流動的濁流,證明濁流確有較強的侵蝕作用。”
海洋爺爺說。計算機姐姐說:“1929年,在紐芬蘭海岸外發生了海底電纜在不到一晝夜的時間內,沿陸坡向下依次折斷的事件。1952年,美國的幾位海洋地質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認為這是強大的海底濁流所為。同時,他們還根據海底電纜依次折斷的時間進行計算,估計這股濁流在坡度最大處流速高達28米每秒;在到達6000米的深海平原時,其流速不低於4米每秒,這也成為濁流侵蝕說的證據之一。”
科學博士說:“在此之後,人們發現,在大陸架的外緣或在海底峽穀穀底,出現不向下遊移的砂礫和流痕。這些現象證實,海底峽穀中有過強大的濁流通過。可是,濁流雖有較強的侵蝕能力,但是海底峽穀規模實在太大了,單靠深海濁流難以切割出深達數百乃至數千米的海底峽穀。”
小波問:“傻子教授,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濁流就不能形成峽穀呢?”劉傻子說:“許多穀壁多是由十分堅硬的岩石構成的,雖然濁流具有強大的力量,要在這樣的地方形成峽穀,談何容易啊!所以說,濁流是形成海底峽穀的唯一原因,值得懷疑。”
劉傻子接著說,近幾十年,海洋地質學家們根據海底峽穀的物理特征,不斷探討它的形成原因。關於海底峽穀的成因,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河穀被淹沒於海下而形成。由於某些海底峽穀形狀類似陸上河蝕峽穀,故一些學者認為海底峽穀是河流切割而成。
海洋爺爺說,河流注入海洋後,由於較輕的河水浮於海水之上,故海底峽穀不可能是現代河流刻蝕出來的,但地質時期河流切割形成的陸上峽穀,隨著地殼下沉或海麵上升,可能淹沒於海下成為海底峽穀。
王可博士說,地中海地區科西嘉島的海底峽穀,它與相鄰陸上河穀的坡度連續一致,可認為其本是受淹的河穀。但有些海底峽穀處於海麵以下一二千米甚至更深處,而海平麵抬升的幅度不可能如此之大,並且海底峽穀又廣泛見於構造上升地區,故河穀被淹沒在海下這種形成方式,不會是海底峽穀的普遍成因。
劉傻子教授說,另一種原因,由於濁流侵蝕作用而形成。1936年,r..戴利首先提出,海底峽穀是濁流侵蝕作用的結果。儘管多年來並未在峽穀中直接測到高速的濁流,但大量的間接證據,如峽穀頂部陡峭乃至倒懸的穀壁、穀底的波痕和流痕、不時向下遊移動的砂礫、具粒級遞變層理的穀底沉積岩心、峽穀口外發育巨大的海底扇、穀底及海底扇中有砂、淺水生物和陸上植物的碎屑等均表明峽穀中必定有較強的流體通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