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所長、王可博士、沈琳特警帶著黃小燕、丁小聰、張小波、李小明、羅夢弟等乘坐在南海夢想號科考艇上,小夢石、沈聰明編輯、李任惠科普作家、於張喜文史作家、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也隨著同行。南海夢想號科考艇在海上行駛。
沈明貴說:“劉夢石,劉傻瓜,我不是非要找你的岔子,你告訴小聰幾個學生,說鯨魚不是魚,那麼,我問你,鯨魚不是魚是什麼?”
劉夢石說,鯨魚是魚,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因為儘管名字中有“魚”,但鯨魚實際上是哺乳動物。以下是關於鯨魚的一些基本信息:鯨魚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類。它們具有以下特點:鯨魚使用肺進行呼吸,而不是像魚類那樣通過鰓呼吸。
沈聰明喜歡鑽牛角尖,又問:“人是恒溫動物,難道鯨魚是恒溫動物?”王可博士說:“鯨魚是恒溫動物,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體溫,而魚類是冷血動物,體溫隨環境變化。”
沈聰明說:“動物是胎生的,難道鯨魚真是胎生的麼?”劉夢石說:“鯨魚是胎生的,雌鯨會用乳汁哺育幼鯨,而魚類通常是卵生,通過體外受精繁衍後代。”
小夢石對劉夢石教授、王可博士說:“我們剛才已經將鯨魚的特點講述過,沈聰明之所以不相信,是對我們對鯨魚的講述有疑問,我可以讓沈聰明進入夢境中親自體驗。”小夢石朝著沈聰明的光頭點了一下,沈聰明立即進入了夢境,他夢見自己與小夢石、劉傻子在海裡遊動。沈聰明說:“都說鯨魚的皮膚光滑,我親自摸一下。”沈聰明摸了鯨魚的皮膚說:“真的很光滑,好像沒有鱗片,這與大多數魚類的特征不同。”
一條鯨魚遊過來喊:“沈聰明,你與小夢石、劉傻子教授又來考察了。”沈聰明驚訝地問:“鯨魚,你認識我嗎?”鯨魚說:“我當然認識。”沈聰明問:“你們海洋動物難道有記憶。”鯨魚說:“我們是海洋胎生動物,當然有記憶。”
這個時候,一群鯨魚遊了過來,沈聰明問:“鯨魚,你們怎麼喜歡群居?”鯨魚說:“沈聰明,我們鯨魚是群居動物,通常成群結隊生活在海洋中。它們具有高智商和良好的團體協作能力,能夠在獵食和生存中發揮重要作用。鯨魚的記憶力也很強,遠超魚類的短暫記憶。”
沈聰明問:“鯨魚,我知道魚類通常用鰭遊泳,難道鯨魚用鰓呼吸?”鯨魚說:“我們鯨魚當然是用肺呼吸。鯨魚雖然生活在水中,但它們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性與哺乳動物更為接近。”沈聰明問:“鯨魚的體型能夠適應在水中行動嗎?”鯨魚說:“沈聰明,你發現沒有,我們的體形呈流線型,適合遊泳。”
沈聰明從夢中醒過來後,大徹大悟,說,鯨魚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這一區彆在生物學上非常重要,因為它涉及到動物的分類、生理特性和生態角色。了解這些信息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和保護這些海洋巨獸。
首先來說,鯨魚肚子裡麵肯定沒有足夠的氧氣來讓人類進行呼吸的。畢竟很多的動物不是用鰓呼吸就是用肺呼吸,壓根就沒有用胃呼吸的動物。如果人類被鯨魚吃進了肚子裡麵,那肯定會進入鯨魚的胃裡。就算鯨魚的胃裡有少量的空氣,但是胃裡其他食物發酵所產生的各種氣體味道也是人類所不能接受的,肯定很快就會窒息而亡。
不過也不要太擔心人類被鯨魚吃到肚子裡麵,因為除了一些機緣巧合的情況之外,鯨魚是不會主動把人類當作食物的。因為鯨魚一般是生活在深海裡,它們的目標食物基本是成群結隊的魚類。鯨魚一吐一納就會把很多的魚類吸進肚子裡當作美味,但是人類的體積對於鯨魚來說也就隻能塞塞牙縫而已,不值得鯨魚進行一次掠食。
劉傻子教授建議:“我現在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將我們這邊的視頻發到南海國際旅行社的會議廳的視頻上,我們現在討論鯨魚的特性。”劉傻子教授頭上有攝像機,通過穿越號機器人手機進行聯網,將視頻與照片傳遞到南海國際旅行社的屏幕上。不一會,劉傻子教授說:“這裡麵氣味難聞,尤其是被鯨魚的胃酸包圍,我們要趕快離開這裡。”
他取出一大瓶辣椒醬,全部倒進了鯨魚身體內。鯨魚難以忍受這氣味,打了一個噴嚏,將劉傻子教授與小聰噴射出去,他們感覺自己已經飛到雲空。劉傻子教授讓穿越號機器人手機變化成一隻飛艇,從雲空飛起,脫離了鯨魚群,遠離了機器人鯊魚,然後,慢慢落下來,落到南海夢想科科考艇上。
特警姐姐召集小波、小明、夢弟、小聰與小燕子,一起討論鯨魚。小明問:“鯨魚分明是海獸,為什麼叫鯨魚呢?”
劉夢石教授答:“鯨當然是海獸中的重要成員,因為體形像魚,所以俗稱鯨魚。”
“鯨魚為什麼能長這麼大、這麼長呢?”小波問。
劉傻子教授說:“黃小燕,你是大學生,你來回答》”黃小燕說:“我認為,這是大海的恩惠,鯨魚隻有在海裡,才能長得這麼大:大海食物豐富,藍鯨雖軀體巨大,卻以小得和它無法相比的磷蝦為食。這種蝦數量多,容易捕,養得起這些大肚子漢。”
小聰說:“大海的浮力大,能夠支撐藍鯨的巨大體軀。”科學博士說:“是的,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體重在5噸左右,若非洲象的體重再增加,它的四肢就支撐不住了,所以不能長得太大。在海裡卻不然,動物在海裡基本上處於失重狀態,再大也能浮得起來。但也不能無限增大,超過一定限度,心臟和肺等器官就不能滿足需要了。”
“有人說,鯨魚渾身都是寶,是嗎?”夢弟問。“我知道,鯨的周身都是寶。皮可以製革,用鯨皮做的皮鞋、皮包、皮衣等,質地柔軟,花紋美觀,不亞於牛皮。”小聰搶著答話說。小燕子說:“鯨的皮下脂肪層很厚,可達十幾至幾十厘米,可以煉油、食用或作其他化工原料。”
特警姐姐說:“是的。藍鯨的脂肪可製肥皂,鯨肉營養豐富,鯨骨可提煉膠水,鯨肝含有大量維生素。”海洋爺爺說:“鯨的骨、內臟可作藥用或製肥。一頭巨鯨,可稱得上價值連城。所以,世界上不少國家如日本、挪威等國競相獵捕鯨,這使不少鯨瀕於滅絕,國際捕鯨組織不得不決定停止商業捕鯨。”
小燕子說:“有人說,抹香鯨對巨烏賊的嗜好,是一種最珍貴的海產品‘龍涎香’的來源,是嗎?”計算機姐姐說:“是的,抹香鯨把巨烏賊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烏賊的鸚嘴。這時候,抹香鯨的大腸末端或直腸始端,由於受到刺激,引起病變,而產生一種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逐漸在小腸裡形成一種呈塊狀的黏稠的深色物質,這種物質重100~1000克,也曾有420千克的,其最大直徑為165厘米,這種物質即為‘龍涎香’。”
“龍涎香儲存在結腸和直腸內,剛取出時臭味難聞,存放一段時間,逐漸發香,其香味勝過麝香。龍涎香內含25%的龍涎素,是珍貴香料的原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質,主要用於香水固定劑。同時,龍涎香也是名貴的中藥,有化痰、散結、利氣、活血之功效。但龍涎香不常有,偶爾得到重50千~100千克的一塊,可謂價值連城,抹香鯨也由此而得名。”
“有人說,抹香鯨十分團結,是這樣嗎?”夢弟問。海洋爺爺說:“是這樣的,抹香鯨非常注重團結,如果有一個夥伴遭遇危險了,鯨群會不顧自身危險去救遭遇危險的夥伴。即使救不了,也會陪著遇難的夥伴死去。”
“鯨魚吃什麼呢?”夢弟又問。科學博士說:“鯨魚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須鯨一般以微生物、浮遊生物、軟體生物以及小蝦和小魚為食物;另一類叫作齒鯨,齒鯨一般以鯊魚、烏賊、海獸、大魚等為食物。”
聽說須鯨喉嚨小,怎樣吃東西呢?”問話人是小波。須鯨偏愛吃小蝦,是由於它們沒有牙齒,喉嚨又小,所以不能咀嚼,隻能靠吃小魚、小蝦生活。”海洋爺爺說話了。
科學博士補充說:“有些須鯨,還有更厲害的辦法,那就是鬆脫它的下巴,讓嘴巴張得更大。另外,在它喉腹部的地方,有一條一條的喉腹折,數目在50到90條左右,這些喉腹折可以讓須鯨的喉部擴張。這兩樣法寶,可以幫助須鯨吞下更多的海水、吃下更多的食物。同學們,鯨魚這種行為使科學家受到什麼科技技法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