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所長、王可博士、沈琳特警帶著黃小燕、丁小聰、張小波、李小明、羅夢弟、小夢石、沈聰明編輯、李任惠科普作家、於張喜文史作家、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乘坐南海夢想號科考艇在海上行駛。
南海夢想科考艇載著海洋科普探險考察小分隊,來到南海一個島嶼。他們上島後觀察島嶼上的花木叢林,尋找飛禽走獸留下的蹤跡,尋找藏寶圖石板的蛛絲馬跡。忽然,小聰喊道:“啊,這裡有海蛇。”
中國沿海,分布著扁尾海蛇亞科和海蛇亞科的15種海蛇:青環海蛇、長吻海蛇、平頦海蛇、環紋海蛇、黑頭海蛇、淡灰海蛇、半環扁尾海蛇、青灰海蛇、小頭海蛇、海蝰、蘭灰扁尾海蛇、扁尾海蛇、**海蛇、棘眥海蛇、棘鱗海蛇等。“海蛇進洞了,這個土洞可能通向海底。”小燕子說。
小夢石沒有聲響,他依靠著一棵小樹居然睡著了。他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穿山甲鑽進了一個蛇洞,說來也怪,海蛇見了自己,要麼,趕快迅速溜走,要麼,縮成一團。小夢石夢見,海蛇和陸蛇一樣,全身披著鱗片,不過,海蛇的鱗片比較稀疏,體表有不少沒被鱗片覆蓋,這些部位的皮膚特彆厚。
“小穿山甲,你來乾什麼。”一隻老穿山甲走過來喊。“穿山甲爺爺,你好!你能夠告訴我,海蛇見了我們,為什麼害怕嗎?”小夢石問。“害怕我吃它們。”老穿山甲說。
“為什麼海蛇的鱗片比陸地上的蛇少?”小夢石問。老穿山甲回答:“沒有鱗片的皮膚厚一些,可以避免海水中的鹽分滲入體內,同時,起著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功能。”
老穿山甲告訴小夢石,海蛇是蛇目眼鏡蛇科的一亞科,與眼鏡蛇亞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尾側扁如槳,軀乾後部亦略側扁。
生物學博士王可說,海蛇亦稱“青環海蛇”“斑海蛇”,是生活在海洋裡的爬行動物,有毒,長1.5~2米。穿山甲說,海蛇軀乾略呈圓形,體細長,後端及尾側扁,背部呈深灰色,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在大西洋中海蛇罕見。
小夢石對夢弟說:“夢弟,我想我去看看海蛇在乾什麼,好嗎?”夢弟點頭,對劉夢石教授說:“我們想去見見海蛇。”“好啊,我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夢幻功能。”劉夢石教授高興說。
小夢石與夢弟打開魔幻背心的夢幻功能,夢弟夢見自己與夢弟變成穿山甲,跟著一隻老穿山甲在前麵爬行,夢弟變成的小穿山甲隨後,通過蛇洞進海裡,發現海蛇喜歡在大陸架和海島周圍的淺水中棲息,在水深超過100米的開闊海域中很少見。
它們有的喜歡待在沙底或泥底的渾水中,有些卻喜歡在珊瑚礁周圍的清水裡活動。海蛇發現了夢弟與老穿山甲,居然衝了過來,嚇得夢弟掉頭逃生,夢弟聰夢中醒了過來,將夢境講給劉傻子教授聽。
傻子教授聽了,笑道:“小明,小波,你們兩說一說,為什麼蛇類動物會反擊穿山甲?”小明說:“蛇類動物雖然怕穿山甲,但狗逼急了會跳牆。穿山甲窮追不舍,海蛇怎麼能夠不抵抗。”
小波說:“我認為,海蛇在陸地上缺乏威力,但到了海裡,威力倍增。恰恰相反,穿山甲在陸地上威風,到了海裡,就凶不起來了。
王可博士說:“海蛇腹部呈黃色或橄欖色。全身具黑色環帶55~80個。生活在海洋中,善遊泳,捕食魚類,卵生。分布於中國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台灣近海。中國沿海有23種海蛇,其中,廣西、福建沿海,海蛇資源豐富,以北部灣最多。福建平潭、惠安、東山等各沿海縣,每年可捕獲達1萬多千克。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海蛇和陸蛇在生理、生態上有明顯的不同。”
“海蛇在海裡遊泳,怕不怕嗆水呢?”夢弟問。劉傻子教授回答:“海蛇的前半部細小,呈圓柱形,後半部變粗,尾巴不像陸蛇那樣細長如鞭,而是側扁如槳,在海中遊泳時,像船櫓那樣左右撥水前進。為了潛水的需要,海蛇的鼻孔長有一對可開閉的瓣膜,可防海水從鼻腔進入體內。它的肺也特彆長,幾乎從喉嚨一直延伸到尾部,既能存儲空氣,又能調節身體的上浮下沉。”
“海蛇善於潛水嗎?”小波問。特警姐姐說:“海蛇潛水的深度不等,有的深些,有的淺些。曾有人在四五十米水深處見到過海蛇。淺水海蛇的潛水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在水麵上停留的時間也很短,每次隻是露出頭來,很快吸上一口氣就又潛人水中了。”
劉傻子教授說,深水海蛇潛水的時間,可長達23個小時,在水麵逗留的時間較長,特彆是在傍晚和夜間,更舍得離開水麵了。
海洋爺爺插話:“海蛇具有集群性,常見成千條海蛇在一起順水漂,海蛇還具有趨光性,便於捕撈,晚上用燈光誘捕會收獲更多。”
夢弟夢見自己坐上了一個全封閉的汽艇駛進了一個港口。他看前麵水麵上有蛇,有的蛇居然爬上了汽艇,機器人驕子駕駛汽艇潛入海底,才避開了海蛇的糾纏。夢弟醒來後,發現真的是海蛇包圍了南海夢想科考艇。
特警姐姐駕駛南海夢想科考艇潛入深海,海蛇主動離開了科考艇。計算機姐姐展示一段海蛇的視頻,嚇得小燕子不斷驚叫。
王可博士說,海蛇具有趨走和集群的習性,有時,成千上萬條海蛇集聚在起,順流漂遊。每當繁殖季節來臨,常有成群的雌、雄海蛇聚集在一起,有時數量可以多達數百萬條,相互追逐,隨波逐浪,不斷前進,其隊伍有時可以綿延數千米之長。
小明說,我看過一個電視短片,隻見有的港口,有時因海蛇群浮於水麵,整個港口沸騰起來。海蛇陣營太大,聚集在港口處,甚至連船舶也難以正常航行。據報道,在馬六甲海峽,曾經出現過一次大聚會,排成了1米寬60海裡長的“一”字形長蛇陣,浩浩蕩蕩,場麵甚為壯觀。
海洋爺爺說:“海蛇對食物是有選擇的,很多海蛇的攝食習性與它們的體型有關。有的海蛇,身體又粗又大,脖子卻又細又長,頭甘小得出奇,這樣的海蛇,幾乎全是以掘穴鰻額為食。”
科學博士繼續說:“有的海蛇,以魚卵為食,這類海蛇的牙齒又小又少,毒牙和毒腺也不大。還有些海蛇,喜歡捕食身上長有毒的魚,在菲律賓的北薩揚海,就有一種專以鰻尾鯰為食的海蛇。鰻尾鯰身上的毒刺,刺人非常痛,甚至能將人刺成重傷,可是海蛇卻不在乎這個。除了魚類以外,海蛇也常襲擊較大的生物。”
夢弟最怕蛇,偏偏又夢見了海蛇。他在海裡遊泳,一群海蛇圍住了他,他怎麼也遊不快,還被一條海蛇咬了一口,奇怪,一點也不覺得疼痛。忽然,海蛇驚慌失措,各自逃散,原來,來了一群海鷹。
海鷹直接撲了下來,一個個叼起海蛇,直往天空飛去。夢弟記起,原來,海蛇也有天敵,海鷹等海鳥喜歡吃海蛇。它們一看見海麵上遊動的海蛇,就箭一般地從空中俯衝下來,銜起海蛇騰空高飛。凶狠的海蛇,一旦升空,遠離海水,豈止是沒有進攻能力,自衛能力也跟著煙消雲散了。
海蛇味美,有些鯊魚見了海蛇也垂涎三尺,海蛇在劫難逃。果然,一條鯊魚衝了過來,逃散的海蛇又被鯊魚吞進了一些。好在鯊魚一心去吃海蛇,沒有關注自己,夢弟嚇得直往海底沉,憋得實在受不了,醒了過來,才發現是小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夢弟講述了剛才的曆險記。傻子教授說:“海蛇的毒液最強,例如,鉤嘴海蛇的毒液相當於眼鏡蛇毒液毒性的兩倍,是***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成分,類似眼鏡蛇的神經毒素,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的對人體損害的部位主要是隨意肌,而不是神經係統。”
生物學博士王可說:“海蛇咬人無疼痛感,距其毒性發作又有一段潛伏期。被海蛇咬傷後,30分鐘、甚至3小時內,都沒有明顯中毒症狀,容易使人麻痹大意,最終丟了性命。”
特警姐姐說:“因為海蛇毒容易被人體吸收,中毒後,最先意到的是肌肉無力、酸痛,眼瞼下垂,頜部強直,有點像破傷風的症狀。同時、心臟和腎臟也會受到嚴重損傷。被咬傷的人,不及時治療。則幾小時,慢則幾天,就有生命之憂。當然,海蛇一般不會主動傷人多數誨蛇是在受到人的騷擾時才咬傷人的。”
最毒的海蛇,咬人可在數十分鐘內使人致死,毒性堪比陸地上的“毒蛇之王”細鱗太攀蛇。據記載,澳洲的艾基特林海蛇、亞洲帝汶島的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