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海底河穀與石油_傻子怪才傳奇人生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傻子怪才傳奇人生 > 第1053章 海底河穀與石油

第1053章 海底河穀與石油(1 / 1)

小夢石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穿越功能,沈聰明編輯、李任惠科普作家、於張喜文史作家、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紛紛打開魔衣與魔幻背心的穿越功能,他們穿越來到了海洋專家高敏身邊,他們聽見高敏說:“孩子們,穿上潛水服。”

然後,沈琳特警帶著小燕子、小波、小明、海獅小亮、小聰,潛水來到大陸架區域。齊紅霞對沈琳特警說:“沈琳,怎麼這裡還有一個你呢?”沈琳特警也覺得奇怪,說:“是呀,怎麼還有一個我呢?”沈聰明說:“你們真是與劉夢石一樣傻,我們是穿越來的,見到當時的你有什麼奇怪的。”沈琳恍然大悟說:“我知道了,我們是穿越過來的,我見到的沈琳難怪比我要年輕。”

高敏所長說:“大陸架是陸地的直接延續,大約在一萬多年前,曾是陸地的一部分。人們對大陸架的碳氫化合物的形成規律,有了比較透徹的研究,已發現深海盆地也有大量油氣資源。”

劉夢石教授說,幾乎所有的大陸架,都可以成為勘探、開發石油的目的地,都有希望開發海洋油氣區。在世界大洋中,深海洋盆與大陸邊緣、小洋盆的油氣遠景,有明顯的不同。

考古專家張洪德教授說,在墨西哥深達3500多米的海淵中鑽井,探明有含油沉積岩層。因此,大陸坡將成為人們向海洋探尋油氣寶藏的場所。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將近30%來自海底。海底天然氣所占比例,接近總產量的12%。

海洋爺爺高敏所長說:“東海大陸架寬廣,沉積厚度大於200米。東海是世界石油遠景最好的地區之一,東海天然氣儲量可能比石油還要大。南海大陸架是一個很大的沉積盆地,新生代地層約2000~3000米,有的達6000~7000米,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儲油岩係。生油岩層厚達1000~4000米,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6.4億噸,天然氣儲量9800億立方米,是世界海底石油的富集區。”

沈琳特警也是公安部門的計算機專家,她通過計算機找到一係列數據:“2000年,海洋為人類提供50%的原油。大部分擁有出海口的國家,都想開采海洋石油與天然氣。據科學家估測,全世界可采石油儲量3000億噸,其中,海底可開采石油儲量約1350億噸。”

小聰問:“海底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為什麼主要集中在大陸架區?我認為,較深水域的大陸坡和大陸隆也擁有良好的油氣遠景。”

王可博士說:“問得好,隻是目前大陸架對石油的生成和聚集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大陸架區的有機物來源豐富,快速沉積和沉降,有利於有機物的保存。較高的地溫,有利於有機質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儲油層的多孔性和滲透性,有利於生油岩中烴類的排出和運移。”

海洋專家高敏說,大陸架是大陸沿岸土地向大海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在過去的冰川期,由於海平麵下降,大陸架常常露出海麵成為陸地、陸橋;冰川消退,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成為淺海。”為什麼它們如此地酷似陸地上的河穀?這同大陸架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原來,大陸架曾經是陸地的一部分,隻是由於海平麵的升降變化,使得陸地邊緣的這一部分,在一個時期裡沉溺在海麵以下,成為淺海的環境。

科普作家劉夢石教授說:“構造運動,形成多種類型的圈閉。巨厚的沉積蓋層,足以防止油氣的散失。加之水深較小便於開發,因此,近20年來,世界各地共發現了1600多個海洋油氣田,其中,許多處於中國遼闊的海域和大陸架。”

科學博士說:“一些小洋盆海域閉塞,海水循環受阻;在早期,大陸破裂階段,環境也比較閉塞,故有利於有機質的保存。可見,大陸邊緣和小洋盆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世界上已發現的海上油氣田,大都分布在淺海大陸架區。”

海洋爺爺說:“近40多年,科學工作者經過海上石油勘探,發現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1979年,世界近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為22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7萬億立方米,占當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的24%和23%。”

劉夢石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水下河穀嗎?”沈聰明一聽哈哈大笑:“程萍、劉媛媛、林燕子、齊紅霞,你們聽見沒有。我的媽呀,劉傻瓜真是要讓我笑死吧,這是海洋,還有水下河穀的?”

沈聰明根本沒有想到,真有海洋地下的水下河穀。海洋專家高敏說:“沈聰明編輯,科普作家劉夢石說的對,真有水下河穀。水下河穀是指那些在海底形成的河流狀地貌,它們沿著大陸架蜿蜒前行,有時甚至改變流向,形成類似牛軛湖的河段。這些河流主要由淡水構成,與陸地上的河流相比,水下河穀的流動更為複雜和多變。”

考古專家張洪德教授說,水下河穀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通過對海底進行聲納製圖時開始被科學家們所認識。這些河流大多源自大河河口,如亞馬遜河和剛果河,在海底厚厚的沉積物中崎嶇前行。科學家們將這些水下河道比作陸地上成熟的水係,如密西西比河下遊地區。

水下河穀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通常在大陸架上衝鑿而成,就像一個河流體係的源頭。河流從那裡流進一條條彎彎曲曲的河道,這些河道隨大陸架上下起伏。水下河穀的流動一次可能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一次帶動的泥沙沉積物抵得上全世界陸上河流一整年所衝運的量。

王可畢竟是見多識廣、隻是淵博的博士,他說,北美的哈德遜水下河穀沿東南方向伸到大西洋底,頂端是淺平的半圓形,向下遊逐漸變深,最深處在海麵以下100米,而穀地兩旁的海底深度隻有40米。下遊出口處呈三角形散開,類似於河流入海的寬大河口。

在東南亞,蘇門答臘與加裡曼丹之間的巽他大陸架上,有著樹枝狀的水下河穀係統,一條向北流,一條向南流,兩條水下河穀的海底分水嶺就是兩片微微上凸的海底高地。這些水下河穀底部都是慢慢地向下遊傾斜的,橫剖麵與平麵外形同陸地上的河穀幾乎一模一樣。

神話學者夏青對海洋地理也比較熟悉,他接著說,在歐洲西北部圍繞著英倫三島的一片廣闊的大陸架淺海底,也有幾條極為明顯的水下河穀。易北河、萊茵河、威悉河等都是分開單獨入海的,假使把它們各自的水下河穀連接起來,可以看到,它們入海後通過各自海底的河穀,向北延伸,最後三條河穀彙合一起注入北海。

科普作家李任惠說,水下河穀的存在對海洋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們不僅改變了海底的地形,還對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水下河穀中的濁流可以攜帶大量的泥沙和營養物質,對海洋生態係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重要影響。科學家們使用多種技術和方法來研究水下河穀。包括使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進行實地觀察,以及利用聲學"流速照相機"測定濁流的流出流入速度。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們對水下河穀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程萍科普編輯說,水下河穀作為海洋環境中一種獨特的地貌形態,不僅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還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係統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對水下河穀的認識將會越來越深入。我發現,這兩條水下河穀底部都是慢慢地向下遊傾斜的,它們的橫剖麵與平麵外形同陸地上的河穀簡直一模一東亞地區是大陸架爭議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樣。另外,在歐洲西北部圍繞著英倫三島的一片廣闊的大陸架淺海底,也有幾條極為明顯的水下河穀。

科普作家李任惠說,地圖上,易北河、萊茵河、威悉河都是分開單獨入海的,假使把它們各自的水下河穀連接起來,那麼可以看到,它們入海後通過各自海底的河穀,向北延伸,最後三條河穀彙合一起"注人"北海了。從法國、英國注入大西洋的河流,不少是同海底水下河穀相連接的。甚至英吉利海峽的本身,就是一條通向大西洋的海底穀地。

劉夢石教授說:“我國采用地震、重力和磁力等勘探方法,在近海完成了100多萬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質調查,已發現了16個沉積盆地,已知規模大、油氣遠景好的有渤海油氣盆地,是大港、勝利、遼河油田向海延伸的部分,沉積厚度在一萬米以上。”



最新小说: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晦朔光年 寒門書生 綁定惡女係統後,她本色出演 天後老婆狂卷工作,我躺平被全網直播 劍魔問天 在輪回中尋求重生 三歲半天師攜四象神獸爆紅 父子偏愛白月光?重生後這逆子我不生了 不要把美少女的黑料曝光給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