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溫家啊,怕是有些家底呢!
崔氏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覺得自己好像在鬼門關走了一趟,她閉著眼睛,淚水從眼角滑落。
雲靈心疼的開口道“姑娘,您彆傷心,少爺會有的,你得養好自己的身子啊。”
她抱著還在嚎啕大哭的二姑娘,鬆了口氣道“您看看咱們的二姑娘,長得多好啊,奴婢聽穩婆說二姑娘聲音洪亮,以後身子必定結實著呢”
這世上小兒早夭都是尋常之事,身子結實代表著能平平安安的長大成人。
方才大夫也說,就是長得太好了在母體裡有些大,這才胎位不正,險些生不下來。
崔氏依舊閉著眼睛默不作聲,雲靈見崔氏不想看二姑娘,心裡歎了口氣,輕聲喚來了奶娘將其抱走了。
“姑娘,您彆哭了,大夫說了您得養好身子啊”雲靈握著崔氏的手道。
崔氏緩緩地睜開眼,帶著哽咽著道“剛才你也聽到大夫如何說的了,我這身子…我這身子…”
崔氏再次痛哭了起來,連生兩個姑娘,身子又大傷了。
這次婆母怎麼也得給相公納妾了,她本就不如二弟妹和婆母親近。以後在這溫家,她還怎麼站住腳啊。
“姑娘,大夫不也說了,好好養上幾年,孩子還是會有的”雲靈溫聲細語的繼續勸說道。
“您是長媳,大爺又是這溫家最有出息的一個。
況且,咱們老爺和太太又即將升遷進京任職,到時候這溫家誰都沒有您家世高,旁人怎麼也邁不過您去”
清河崔氏可是世家大族,不過崔氏他們家隻能算的上旁枝,崔氏的父親如今是豫州從六品同知。
而溫家的老爺,崔氏的公公是吏部的七品筆帖式。
彆看溫老爺品級比崔氏父親低,但卻是京官,又是在掌管百官升調的吏部。
因此,兩家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
溫家如今一共三位爺,都還在科考。
溫老爺所在吏部,對於官員的升調自然知道的更多,崔家又是親家,因此他格外關注。
前不久就告知崔氏,讓她給崔家遞信。崔老爺一家很快會升遷進京了,定的官職還是從六品的大理寺寺副。
這也是為什麼雲靈勸說崔氏的底氣,娘家官地位高了,在婆家自然好說話了。
崔老爺雖然品級沒變,但卻從個地方官一躍為京官,還是大理寺這種有實權的衙門!
這不是妥妥的升遷嗎!要知道京城的官職一個蘿卜一個坑。
有多少個地方官,一輩子都成不了京官。
況且七品官升到六品是一個檻,又有多少的小官,在官場混跡一輩子都達不到六品。
“中了!中了!”屋外突然變得嘈雜起來。
崔氏和雲靈同時看向了門口,韓媽媽滿臉笑意的走了進來,激動的開口道“大奶奶,咱們大爺中了!”
溫家大爺溫昌柏一早,就迫不及待德去貢院門外看榜單去了。因此,崔氏生產他沒在家中。
“真的?”滿臉淚痕的崔氏眼睛一亮,方才所有的陰霾仿佛立即煙消雲散。
“是真的!大爺會試第二百名!”韓媽媽揚著聲音道。
“恭喜大奶奶!”屋內的下人們立即笑著道喜。
“好,好,好!各賞一個月的月錢!”崔氏再次紅著眼睛笑著開口道。
“多謝大奶奶!”
會試中了,殿試基本也會按照會試成績上下移動幾名。
會試第二百名,之後殿試估計會得個同進士出身,這樣的名次在那些世家勳爵麵前都不值得一提。
但那又如何!
同進士亦是進士!進士出身就是會比那些個舉人出身的官途更順遂一些。
更彆說公公還是在吏部當值、日後也好幫襯夫君。
舉人、秀才之類的雖然也能謀得一些小官職,但這一生也就到頭了,撐死了不過七八品的地方官員,更彆說回京了。
可進士不一樣啊,就崔氏知道的本家那些人,同進士出身最後官至四品的都有好幾個。
崔家是大族,族內女子哪怕是旁枝,若是好好謀算一番,當個地方縣令、縣丞之妻綽綽有餘。
可自己當初嫁給了個七品小官的兒子,還隻有個舉人的名頭,也惹了許多姐妹笑話。
崔氏也是個才女,要不是自家官職不高,也不能這般為自己謀劃。
想起曾經那些姐妹們滿是異樣的眼神,崔氏現在終於揚眉吐氣一把。
溫家也算是有五代人在京城為官了,算上柔姐兒這一輩就是六代人,祖上也是出過五品京官的。
在京城,溫家還是有不少人脈的。
不然他們現在,住的三進三出的大宅子是哪來的?他們這一支可是溫家嫡係!
溫家族內除了自家公公這一支,還有兩支也在朝中為官,宗族則是在京郊的上等村中,舉人、秀才之名的族人也有幾個。
也算得上是個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了。
崔氏此刻滿腦子想著自己以後,一步一步成為京官夫人,曾經的那些姐妹巴結自己的模樣…自己是嫁對人了!
“看來咱們二姑娘還真是個小福星呢,一出生爹爹就高中了!”韓媽媽太了解自家姑娘此刻在想什麼了,立即順著往下繼續道。
果然,崔氏一聽,心裡對於剛出生二女兒的不喜減少了許多。
雲靈佩服的看了眼韓媽媽,心道還是媽媽有法子,不然二姑娘不得生母喜愛也太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