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溫氏一門,家風清正,賢良輩出,皆為女眷之典範。甘州知州溫以緹之母崔氏,賢淑溫良,德範昭彰,理家有方。特敕封為正五品宜人,望其日後繼續秉持賢德,欽此!”
禮部的那位官員宣讀完聖旨後,整個場中陡然陷入一片死寂般的寧靜。
尤其是崔氏,她怔怔地站在原地,滿心的震驚與疑惑。
她得誥命了?!怎麼可能!!
還是五品誥命?!!
若論起來溫昌柏不過是六品官兒,按道理她也隻能被封為六品的敕命安人才對,怎會突然成了五品誥命?
原本崔氏一直豔羨劉氏身上的誥命,那可是她夢寐以求的榮耀。
想當年,她嫁到溫家,心中也是存著一份期盼,盼著溫昌柏能有出息,將來為她也請封個誥命回來,那時她便覺得這輩子都知足了。
然而,她也深知這誥命得來不易。
在本朝有明確規定,一次隻能請封一人。若家中母親未有誥命在身,不可越過母親請封給妻子。
可這立功又豈是那般容易的事?
尋常官員一輩子的仕途,都不一定能立下足以請封的功勞。
崔氏心中滿是落寞,隻能無奈地將這些想法深深地壓在心底。
可如今,這誥命就這麼莫名其妙地落到了自己手上了!
崔氏到現在都還有些不敢相信,隻覺得一切都那麼不真切。
孫氏此刻也瞪大了眼睛,心中滿是不可思議。
崔氏怎麼可能被封誥命!不可能!
誥命和敕命可不是那麼容易被封賞的,尤其是在他們這樣的小官之家,那都是極其稀有的,並非哪個官宦之家都能為家眷請封。
就說劉氏身上的誥命,那也是此前溫昌柏在任上立了功,禮部按照溫老爺的品級為劉氏請封的。
可崔氏自己呢,此前連個敕命都沒有啊。
反倒是溫老爺、溫昌柏和溫昌茂三人,神色間倒沒有那麼意外。
隻見那位禮部官員笑著道“崔宜人,接旨吧。”
崔氏這才猛地回過神來,連忙開口道“臣妾接旨。”
她緩緩地、極其恭敬地從禮部官員手裡接過那明黃色的聖旨,雙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眾人這才緩緩起身,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複雜的神情。
而後那位官員又同溫老爺寒暄了幾句,這才帶著官差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溫家。
此時,溫家門外早已站滿了街坊鄰裡,他們都聽見了溫家前院方才宣讀聖旨的聲音。
見禮部官員帶著官差離開,眾人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這溫家怎麼又被請封了誥命?劉太太此前不是已被封為了五品誥命嗎?”
“哎呀,你沒聽見嗎?方才是溫大奶奶被封了誥命。”
“溫大奶奶?那溫家大爺不是六品官嗎?怎麼還給溫大奶奶請封了個五品誥命?”
“說的是啊,怎麼這般奇怪?”
“這溫家這幾年勢頭越來越旺,好事像不要命似的往溫家裡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