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西北之地算是打了小半年的仗,終於在不久前迎來了停戰的消息。
停戰的緣由自然不是大慶不敵,而是瓦剌實在招架不住了。
若再不停戰求和,大慶的軍隊極有可能一鼓作氣,直逼瓦剌王都。
即便是瓦剌嘴硬的太師,在這般嚴峻的形勢下,也不得不服軟。
更何況,瓦剌那位極有威望的老臣以及他的兒子都落入了大慶人之手。
正因如此,瓦剌國內部陷入了一陣激烈的內鬥,而趙錦年等人趁機而入,大慶軍隊才如勢如破竹般推進。
當這一消息傳回甘州之時,溫以緹心中那塊高懸許久的大石頭終於緩緩落下。
這段時間,趙錦年儘管時常傳回前線最新消息。
但溫以緹總是懸著一顆心,怕瓦剌是否還有什麼陰招未使,還藏著什麼底牌。
如今,一切終於塵埃落定,她也終於能夠鬆一口氣了。
而讓溫以緹心中又有些期待的是,這一次趙錦年歸來,又會帶回多少金銀珠寶呢?
他們甘州必將有一筆巨大的收獲。
前線戰場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甘州。
當得知瓦剌國選擇停戰求和,百姓們頓時歡天喜地,激動的呼喊聲響徹大街小巷。“不用打仗了,終於不用打仗了!”
即便大慶一直占據著優勢,可這些生活在戰火邊緣的百姓們心中始終充滿擔憂,他們害怕有一天瓦剌突然扭轉局勢,再次卷土重來地攻過來。
戰爭的殘酷,他們體會得太過深刻。
甘州之地,大多都是軍戶人家,他們的家人、兄弟許多都在戰場上浴血奮戰。
如今停戰了,他們是不是也能平安歸來?沒有人不想過上安安穩穩的日子。
大慶這一次的勝利,讓百姓們看到了未來生活的希望。
這一次可僅僅是短暫的勝利休整,而是真正意味著這場仗算是徹底打完了。
雖說此次並未將瓦剌徹底殲滅,但毫無疑問,這一戰必定已讓瓦剌傷筋動骨、元氣大傷。
且彆忘了,之後還有一係列的求和事宜以及賠償等待著他們去履行。
瓦剌國經此一役,即便心中再有不甘,想要再次交戰,也已然沒有了這個實力。
至少也得十年甚至十幾年、二十幾年休養生息以後有再交戰的念頭。
要不然不用大慶出手,隔壁的韃靼就能輕而易舉地滅了了瓦剌。
大慶之所以在占據極為明顯優勢的情況下,沒有選擇徹底消滅瓦剌也是有著同樣的考量。
瓦剌所處的地理位置往往使其成為多個勢力小國的緩衝地帶。如果消滅瓦剌,可能會打破這個平衡。
會導致與韃靼之間失去緩衝,進而引發更激烈的衝突。
而且,瓦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牽製其他對大慶有潛在威脅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