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正式立儲大典來臨。
太和殿前,白玉台階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紅毯從殿門一路延伸至廣場中央,兩側的禁軍侍衛身姿挺拔,身著甲胄,甲片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寒光,手中緊握的長槍槍尖向天,透著肅殺之氣。
諸位官員身著朝服,衣袂飄飄。他們或神情肅穆,或麵帶微笑輕聲交談。
正熙帝身姿筆挺地站於高台一側,他身著明黃色的龍袍,袍上繡著的九條金龍張牙舞爪,在日光下似欲騰飛,龍紋的金線閃爍著炫目的光芒。頭戴皇冠,冕旒的珠簾垂落,微微晃動間,遮去了他部分麵容,隻露出那線條剛硬的下顎與緊抿的薄唇,雙眸深邃而威嚴,仿若能洞悉一切,讓人不敢直視。
趙皇後靜靜地站在正熙帝身旁,她身著鳳袍,鳳袍以大紅為底色,其上用五彩絲線繡就的鳳凰展翅欲飛,長尾迤邐,每一片羽毛都栩栩如生,頭戴鳳冠,冠上明珠璀璨,寶石閃爍,一頭花白的秀發整齊地梳於腦後。
她的神色平淡祥和,不見絲毫因太子之位被六王爺獲得而產生的不滿。相反,她的目光溫柔而慈愛,靜靜地注視著紅毯儘頭。
裘總管那尖細悠長的嗓音劃破長空:“吉時已到!”
刹那間,如雷般的鼓聲震天動地地敲響,沉重的鼓點一下下撞擊著人們的心弦。
隻見太子沿著那從殿門延伸至廣場中央的紅毯,緩緩步入眾人的視野。
他身著一襲與皇帝有明顯區彆的杏黃色太子朝服,用金線精心繡製出的吉祥雲紋與瑞獸圖案蜿蜒盤旋,腰間束著一條鑲嵌著碩大美玉的腰帶,玉佩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
兩側的官員們早已按品階整齊排列,他們身著顏色各異、文官儒雅,武官英武。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太子。
太子穩步前行,每一步都隨著鼓點而沉穩有力,直至走到廣場中央早已備好的高台前。
他先是恭敬地朝著高台之上的正熙帝與趙皇後行了大禮,動作行雲流水,標準而莊重。
太子跪地接旨,裘總管展開明黃色的聖旨,尖細的嗓音宣讀著立儲的詔命。
太子恭敬地磕頭謝恩,額頭觸地時發出輕微的悶響。
起身之後,他轉身麵向眾官員,身姿挺拔如鬆,麵容冷峻,不怒自威,接受著眾人的朝拜。
一位禮部官員捧象征著太子身份的玉冊與金寶,緩緩走向太子,鄭重地將其遞交到太子手中。
太子雙手接過,高高舉起,刹那間,廣場上歡呼聲雷動,群臣們整齊地跪地叩拜,高呼。
“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皇後看著這番景象,整個人的狀態有些怪異。一旁的正熙帝敏銳地感覺到趙皇後的異樣,他微微側頭,帶著一絲疑惑與關切,輕聲問道:“皇後今日心情為何這般好?”
說罷,他的視線也落在太子身上,眼神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有欣慰亦有惆悵。
“看著老六一步步成人,坐上了儲君之位,朕倒不禁想起了咱們的太子,哎,要是太子還在就好了……朕就不用那麼操心了…”
趙皇後聽聞此言,笑容微微一滯,旋即隱匿。她下意識地雙手交握,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寬大的衣袖也被她攥得微微皺起。
呼吸不禁也變得有些急促,可麵上依舊倔強地維持著平靜與隨和。她輕啟雙唇,嘴角緩緩上揚,輕聲道:“陛下且莫要過度傷懷,老六這孩子懂事又孝順,自幼聰慧機敏,往後定會不辜負陛下的殷切期望。太子雖已離去但其在天之靈,想必也會深感欣慰,他下麵的弟弟能夠成人成才,得以輔佐陛下,打理這大慶的江山。大慶,也定會因此,而愈發昌盛。”
趙皇後幽幽的這一番話,使正熙帝身子一震,終究還是沒能忍住緩緩轉過頭,目光直直地投向趙皇後。
隻見她鳳眸低垂,神色間滿是誠懇,不像是虛情假意的敷衍之態。
正熙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後,又回過頭去,良久,他才開口吐出一句,“皇後能明白就好。”
說罷,正熙帝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落寞。
離趙皇後最近的貴妃靜靜地站在一旁,妝容精致的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
她將正熙帝方才的話一字不漏地聽入耳中,嘴角極快地掠過一抹諷笑。
皇後能這麼老實?怕不是在憋什麼大的吧,陛下啊,陛下,您這次怕是要失算了。
世間從無一位母親,能夠在他人屢次三番肆意踐踏自己那已然逝去的孩子時,依舊心如止水、無動於衷。
更何況,皇後如今,已經快一無所有了…
而角落中,隻見馬哈身著一襲瓦拉王室服飾,錦緞之上繡著繁複的花紋,身姿筆挺地站在那裡,看似光鮮,可若是細細打量,便能發現他眼裡的神色與此前在甘州之時截然不同。
以往的自信與狡黠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惶惶不安。
旁邊的七公主每每看向他時,都像隻受驚的小鹿,下意識地躲閃,亦或是露出恐懼之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