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這些難民已是勢在必行,可如何妥善安置,成了擺在溫以緹麵前的一道難題。
養濟院雖有接收窮苦百姓的職責,但麵對如此龐大的難民群體,現有的規模和資源遠遠不夠。
他立刻召集全部甘州全部官員,也包括養濟院內女官緊急商議應對之策。
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溫以緹迅速做出決定。
她親筆書信給趙錦年和馮遷,讓他們派出兵力協助管理難民。信中詳細闡述了當前局勢的緊迫性,以及難民管理對邊境穩定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溫以緹開始著手規劃難民的安置區域。
他命人在城外劃出一片空曠之地,作為臨時安置點。
組織工匠和民夫,日夜趕工搭建簡易住所。為了防止疫病傳播,安置點按照區域進行劃分,將來自不同地區、身體狀況不同的難民分開安置。
對於疫病防控,溫以緹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召集城中所有的郎中,組成醫療隊伍,前往安置點為難民診治。
又安排人手,在外大量采購草藥,熬製預防疫病的湯藥,分發給難民。
“務必保證每一位難民都能喝到湯藥,疫病防控絕不能出一絲差錯。”溫以緹對負責此事的孫同知嚴肅叮囑道。
在難民管理方麵,等趙錦年和馮遷增援的兵力到達後,將士兵們分成若乾小隊,每隊負責一定數量的難民管理。
士兵們協助維持秩序,分發食物和生活用品,同時監督安置點的衛生情況。
溫以緹還親自前往安置點,安撫難民的情緒。她看著那些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滿絕望的百姓,心中滿是不忍。
“大家放心,甘州就是你們的新家,我們定會妥善安置大家。隻要齊心協力,定能度過難關。”溫以緹的聲音堅定有力,傳入每一位難民的耳中。
難民們看著身後簇擁著一眾官員,還有幾位協助安置穿著官員服飾的女人,彼此間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與警惕。
在他們的認知裡,官場向來是男人的天下,如今見到一位女官員,著實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私下裡小聲嘀咕,尋常男官員都不把他們這些窮苦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這個女官看著背景不凡,真能管他們這些沒田沒地、四處逃難的可憐人嗎?
溫以緹沒有在意難民們的異樣目光,神色專注地向身旁的官員們細細交代著各項事務。
她穿梭在人群中,聲音清晰而堅定,每一個指令都簡潔明了。
自始至終,她的眼神裡都沒有一絲對難民的嫌棄。
城內百姓們的臉上滿是擔憂與不安,平日裡熱鬨的街道,如今也多了幾分凝重的氛圍。“這可咋辦呐,這麼多難民,萬一都放進城來,咱這日子還能安寧嗎?”
城外村鎮的百姓們同樣惶恐不安。
家家戶戶早早地緊閉門窗,透著一絲緊張。村民們聚在村口,小聲地討論著,眼神中滿是警惕。
“聽說難民裡啥人都有,就怕有那心懷不軌的,趁亂乾些打砸搶劫的勾當。”
好在溫以緹早有準備,從馮遷和趙錦年手裡調集兵力,對城區、城外,村、鎮乃至下設的各個村子展開了輪番巡視,給百姓們帶來了一絲安心。
一天夜裡,巡邏的士兵們在一個偏僻的小巷裡發現了幾個形跡可疑的人。
這幾個人鬼鬼祟祟地靠近一戶人家,正準備動手撬鎖。
士兵們立刻圍了上去,大喝一聲:“什麼人,站住!”
那幾個人嚇得渾身一顫,轉身就想跑,卻被訓練有素的士兵們迅速製服。
經過一番審問,果然是幾個想趁亂行竊的難民。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甘州,百姓們聽聞抓住了小偷,都鬆了一口氣。
經過這一番有力的敲打,整個甘州地區的治安逐漸穩定下來。在溫以緹的努力下,甘州成功避免了陷入混亂。
沒過多久,第一批加急趕製出來的簡易口罩終於完成。溫以緹立刻指揮眾人將口罩分發下去,著重叮囑一定要優先發給那些在一線接觸難民的吏員、差役和官員們,確保他們的安全,也從源頭阻斷疫病傳播的可能。
得益於甘州此前應對災害的經驗,搭建臨時庇護所的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
短短幾天時間,一座位於城外的臨時住所便拔地而起。
不過,養濟院每年招收最為艱難百姓的名額有限,今年的名額早已確定,這些難民她是絕對不可能全部收入養濟院的。
但好在城內外的百姓都知道養濟院的這個規矩,倒也沒有過多異議。
對於這些難民來說,隻要有地方住,有口飯吃,能在這亂世之中活下去,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養濟院直屬管轄的村子裡還有不少空閒房屋。於是,她迅速做出安排,優先將身體最為康健的婦孺孩童送往那裡安置。
當難民們得知甘州不僅有現成的房子供他們居住,每月隻需完成養濟院安排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差事,就能免費入住時,原本陰霾密布、滿是絕望麻木的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複確認消息屬實後,激動得熱淚盈眶。
刹那間,所有難民齊刷刷地跪在地上,朝著溫以緹的方向磕頭。
“青天大老爺,您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
“是您給了我們活路,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此起彼伏的感恩聲在安置點上空回蕩,那聲音裡飽含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對未來生活的一絲希望。
但儘管溫以緹和一眾官員千防萬防,將各項疫病防控措施做到極致,可疫病終究還是突破了防線。
除是來自江南一帶的難民外,已經有幾個難民起初隻是咳嗽、發熱,可短短一兩天,症狀就愈發嚴重,很快便確診是疫病。
消息傳來,瞬間陷入恐慌。
喜歡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請大家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