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以為會見證一場棘手難題的長久僵持,卻不想溫以緹的行動迅速且有條不紊地解決了諸多這些棘手之事。
甘州的官員心中滿是震驚與疑惑。難道他們原來看到溫以緹的滿臉愁容,一副被壓得喘不過氣的模樣,這一切都是她精心偽裝的表象?
“哼,她定是花了大把銀子才把事情辦得這麼快。”有一位官員低聲嘟囔道,聲音裡滿是嫉妒與不甘。
“沒錯,甘州州衙的銀子可不是大風刮來的,這麼大肆花費,遲早得出問題。而且疫病還沒徹底解決,這才是重中之重,她卻先忙著這些表麵功夫。”
另一位官員附和著,語氣中充滿了擔憂與不滿。
於是,這些心懷叵測的官員們開始暗中煽動輿論,企圖再次利用民眾的力量來打壓溫以緹。
街頭巷尾,謠言四起,說溫以緹辦事魯莽,不顧州衙虧空,隻為了自己的政績。
然而,之前溫以緹為應對疫病所做的那些實實在在的準備工作,深入人心,輿論的風向一時半會兒難以被他們徹底扭轉。
一計不成,他們又生一計。
這些人將目光投向了城外的難民營,如今那裡在溫以緹的努力下,已經被建設成了一個安福村,但在這些官員眼中,它依舊是充滿疫病風險的危險之地。
他們商議著切斷城外物資的供應,尤其是為難民們提供的物資。
在城內的市場上,運送物資的車夫們被故意刁難。官員們安排的人要麼故意找茬,說貨物有問題,要麼大幅提高運輸費用,讓原本就艱難的物資供應雪上加霜。
哪怕溫以緹下令製止,也被這些人陽奉陰違,根本無法真正執行。
與此同時,他們還試圖說服甘州的商戶們加價售賣物資,甚至直接拒絕賣給難民。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當他們找到那些商戶提出要求時,商戶們紛紛搖頭拒絕。
“這些難民如今也是甘州的村民,溫大人都發話了,我們怎能違背道義,不賣給他們物資呢?”一位商戶義正言辭地說道。
“是啊,做生意講究的就是一個誠信和規矩,他們既然合法合理地購買,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另一位商戶也附和道。
這些心懷不軌的官員們碰了一鼻子灰,滿心疑惑,這些低賤的商戶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重視規矩和道義了?
在他們離開後,天香樓內,燈火輝煌,熱鬨非凡。
蘇青戴著精美的麵具,身姿優雅地站在包廂中,身後一眾隨從整齊排列。
她正宴請甘州的幾大家大商戶。
“多謝各位今日的仗義執言。”蘇青的聲音透過麵具,沉穩而有力。
幾大富商滿臉堆笑,紛紛舉杯向蘇青敬酒,討好之意溢於言表。
他們心裡清楚,蘇青出身江南富商,手段高明,人脈廣泛,手中掌握的資源和商機,足以讓他們這些本地商戶望塵莫及。
更何況,蘇青與溫知州關係匪淺,若是她想在甘州大展拳腳,全方麵壓倒他們,也並非難事。
如今蘇青旗下的產業蒸蒸日上,勢頭強勁,他們不得不依附於蘇青,聽從她的吩咐。
在這推杯換盞之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暗戰似乎落下了帷幕。
另一邊,他們以為溫以緹這一次還不過此前可以隨意拿捏,對她的指令總是表麵應付,實則暗自抵製時。
他們徹底誤判了形勢。
溫以緹得知這些人依舊我行我素後,果斷下令,官兵們迅速將那些試圖蒙混過關、暗中搞破壞的人等一一緝拿抓進大牢。
一時間,街道上馬蹄聲急促,官兵們神情嚴肅,不論這些人背後站著怎樣的高官顯貴,也不論他們與何種勢力勾連,溫以緹一概不予理會。
這是她第一次如此強硬地展示自己的決心和手段,讓那些平日裡作威作福的官員們措手不及。
過去,溫以緹在眾人眼中是個相對好說話的人。若是有人犯了些錯,隻需低個頭、服個軟,再送上些禮,溫以緹便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事情輕輕放過,權當翻篇兒了。
可這一次,情況卻截然不同。
他們試圖像往常一樣,通過各種渠道找溫以緹溝通,甚至妄圖以言語討好、利益誘惑來平息事端。
然而,這一回,他們連溫以緹的麵都見不著。
這些人開始慌了神,轉而想用背後的勢力來逼迫溫以緹就範。搬出那些平日裡能威懾眾人的權貴,試圖給溫以緹施壓。
可溫以緹就不為所動,麵對這些勢力的威脅,她連回應都懶得給出,直接不接招。
這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徹底沒了主意,隻能在原地乾著急。畢竟,溫以緹好歹也是一州之長,豈是那麼容易被拿捏的。
走投無路之下,他們想到了邵玉書。在他們看來,如今孫同知肯定不會理會他們這些麻煩事,他一直和溫以緹的一夥的。
而邵玉書或許還能念及一些舊情,幫他們從中斡旋。於是,他們趕到邵玉書的家中時,言辭懇切又帶著幾分焦急地向他訴說著事情的經過,希望邵玉書能出麵,幫他們解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