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周承珍氣息徹底平複,周承元二人旋即催使術法,將周遭靈機氣澤儘數拘於此地,使其漸漸沉入山泉之中。
雖說這樣不一定真能將此締造成靈泉,卻也多少有不少裨益,省去十幾二十載的醞釀功夫,應當是不成問題。
待忙完這一切,周承元急步走上前,憂心問道:“這法門可有什麼弊端損害?”
哪怕他和周倩苓仔細鑽研過此法,但究竟如何,也隻有修行之後才能真正明了。
周承珍搖了搖頭,旋即說道:“損害倒是沒有,隻是其隻壯體魄,魂魄雖也受到一些變化,卻遠沒有達到族兄你們說的元魂層次。”
“我細細感觸了一番,這般肉身長久,但魂魄孱弱,更無道參為基,應當隻有二百載的壽命,就算施以延壽,最多也不會超過二百四十載。”
“而且,單論實力……”
說著,周承珍虛握拳頭,隨後猛地砸在旁邊的岩壁上。
隻聽見一聲巨響,就望見石破岩崩,岩壁震碎,更是夯陷出一個巨大洞坑。
“若論氣力,這一拳隻怕就有數萬斤恐怖。”周承元雙目放光,連連感歎道,“雖然沒有道參那般強大,也少了諸多手段,卻也沒差到哪裡去。”
道參法和鍛體法差距自然不止這麼一點,最為明顯的就是靈念,道參法的魂魄會隨著道參反哺而不斷壯大,從而化作元魂,凝結陰魄‘意’‘念’爾爾。
這本質上就是感悟天地道則,從而反哺魂魄,使其自發地蛻變。
而鍛體法不同,其修行肉身體體魄;雖說這世間也有肉身道,而且還是極為強悍的道則,但卻不能像道參法那般,直接自天地間感悟,而是要生靈肉身強橫而自盈,從而才能有所感悟。
這就意味著,想要肉身壯大到反哺魂魄的地步,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源供養壯身,比之道參法的消耗資源不知恐怖了多少倍。
所以,除非是修行到一定境界,不然周承珍根本就沒有靈念。
聽完周承珍道出其中弊端,周承元歎息道:“此法成就化基尚且容易,但越往後,消耗便越恐怖,也難怪蕭林要創立恒盟搜刮資源。”
“這若是沒有足夠的修行資糧供養,隻怕他這輩子在肉身上麵都難有所成啊。”
想到這裡,周承元望向周承珍。
“既然你已成就肉身化基,不如再修一遭蠻相妖魂法。”
“這樣既能填補你魂魄上的短板,早些擁有靈念,也能驗證這雙法同修,是否真有希望修得玄丹。”
周承珍心有所動,抿了抿嘴唇,卻是搖頭說道:“我資質平庸,能修得化基,已然知足,又豈奢求更高。”
“如今家中修士眾多,魂靈水光是用來他們給壯魂補盈都尚且短缺,還要存留部分以作不備;若是再供養我修行蠻相,隻怕接下來十多年內,家族都要受到影響。”
“至於靈念,無非是苦修個幾十載,待修到化基中期,肉身強橫而反哺魂魄,其自然也就有了。”
“當下我家是幾方中底蘊最薄淺的,駐守實力也最為弱小,還是將資源分化,多出一些化基修士為好。”
“至於這雙法同修驗證前路的事情,還是交給日後的族人天驕吧。”
曾經的周承珍,確實心思繁雜,自私薄利;但經曆這麼多事,更是幾度生死險難,早已讓他看開了不少,尤其是周修琅的出現,更讓他變化不少。
家族興盛注定不是一人得道就可昌盛的事,自己資質這麼差,能修到如今境界,已然是承蒙家族恩賜,同老祖宗血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