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雖然立國並不長,攏總不過千百年曆史,實力卻是極其強大,曾經更有三天君臨世的輝煌時期,鎮滅了不知多少妖族,打得強族都避其鋒芒。
正是如此神威,可想而知其謀得了多少珍寶秘藏,這些可都是周家如今最為稀缺的底蘊。
周平隻是粗略望了一遍,發現這錦帛上所記之物可分為三類。
其一就是玄丹法,既有傳統道參法,也有一些其他旁門秘法,如武道法等等。
不過,那些旁門秘法大多都標注殘缺的字眼,就連一些道參法也黯淡無光,顯然是不讓挑選。
對於這點,周平也能理解。
若讓他將自家功法公之於眾,他自然也是不樂意的。
被他人不勞而獲謀得是其一,會被敵修鑽研法門而開創出針對手段是其二,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資源。
任何一方地界的資源都有限,若是單純按玉石之寶來算,隻怕整個趙國也供養不了多少修玉磐靈元法的修士,其他功法亦是如此。
朝廷並不是不能將功法公之於眾,但那隻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資源被大量消耗,卻隻換得了一堆資質參差不齊的化基修士,最後害得資源不夠,修士更加艱難晉升玄丹。
而在如今的局勢,就算化基修士再多也沒有什麼用,唯有玄丹真君才能一定程度地改變戰局,這也是趙國一直實行半養蠱政策的原因。
當然,朝廷也沒有完全斷絕修士向上攀爬的機會。
修士完全可以加入定仙司或是建立仙族,隻要積攢足夠多的貢獻,或是有卓絕功績,便可從朝廷那換得功法寶物等等。
尤其是那些資質卓絕者,朝廷和各大勢力更是會搶著招錄供養,以盼其能成就道途。
畢竟,資質卓絕者離成就玄丹境界,差的隻是自身心性而已。
“這武道法雖好,但殘缺不全,而且同武極門相鄰如此之近,若是選來修行,隻怕還會同其有資源衝突,最後兩家皆不得好。”
周平喃喃低語,目光向下望去,也在不斷思量自家的情況。
周家底蘊淺薄,如今能夠支撐修行到玄丹的隻有玉石道和雷道之法,他自然想換得一門水道法,以此補盈功法空缺。
畢竟,有寒淵和更南側的蕩水澤,鎮南府也多暗水幽潭,水道寶物還是可以尋得的。
但問題是,玨岫窟和石蠻所凝寶物皆偏向於土石道則,再修行玉磐靈元法,以此為道參,必然會有不小的失敗風險,更會害得道參不合。
這一點在周修淵突破時,就已經出現了端倪,明明資質比他當初突破時高這麼多,異象卻沒有太大變化,就是因為如此。
為了解決這個法子,就應該趁此機會換一門土石法才行,但苦心琢磨幾十年、已然完善的玉磐靈元法就這般淪為無用之物,家族傳承也沒有增添,周平心中難免有些不甘心。
“唉,還真是讓人心煩意亂,難以抉擇啊。”
雖是這般說,但他也還是將一門名為厚澤玄土法的土道功法記了下來。
此法雖攻伐不強,卻是有地利盈沃之效,倒是正適合用來經營族地。
旋即,周平將目光落在第二類:異寶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