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宮
周承元將煉製好的丹藥封存入瓶,正打算繼續煉化,卻隻感一陣頭暈目眩,蠻相渙散,也是不得不歇了下來。
“倒是浸心忘我,連心神險些耗儘都察覺不到了。”
說著,他滅去爐火,拂去衣衫上沾染的丹灰塵埃,向著主殿緩緩走去。
隨著周修煬成長到能獨當一麵,周承元也漸漸卸去身上的擔子,將族中事務交由其處理,如平衡各宗脈糾紛,如分配宗脈及修士所需資源等等。
而自己則是浸心於煉丹之中,不時把握大局變化。
而且,因為妖丹之法的出現,極元化基丹也淪為雞肋之物,倒是讓他省去了不少精力,再加上郡國所需也有四藝閣供應,也讓他能有更多時間鑽研丹道奧秘。
尤其是這幾年的鑽研,其已然有返璞歸真、明悟奧秘的架勢,隻是悟性愚鈍,始終破不開這一道窗戶。
廊道間,玉石雕欄栩栩如生,遊龍彩鳳翱翔其上,同一側的波濤湖澤相應,浪水連天激蕩拍石,發出震顫巨響。
而在極遠處的湖麵上,卻有小舟逆浪急行,上麵則是幾個六七歲大小的孩童,正手忙腳亂地同大浪相抗衡。
若是細看過去,就能望見天穹有身影浮現,水澤之中也有龐大魚獸湧動。
眺望到這一幕,周承元不由輕笑幾聲。
“真是夠胡鬨的。”
當年,周修武三人為偷求功法,就以幾歲之齡,建小舟渡湖淵,入藏經閣,奔走兩山蒼茫,可謂是膽大至極。
但正所謂當時有多勇猛,事後就有多狼狽。
待三人正式踏足修行,心智漸長明慧後,自然都知道當年之事其實是長輩縱容,再加上不時被周修卿幾人打趣,也是臊得不成樣子。
所以,待周修煬接管家族事務,周修侖成為軍伍戰修,周家便有了這樣一項規定。
凡仙緣子滿六歲者,需橫渡湖澤而求法,可孤身一人,亦可合而為之。
若表現優異者,待遇可酌情提升半等;若表現差劣至極者,待遇則降半等。
對於這樣的規定,周承元等人雖然有所詬病,卻也知道其是為了家族好。
畢竟,如今周家六宗七脈的修士其實不算少了,足有七十餘數,單就是周平後裔就有三十多人。
繼續發展下去,這個數字隻會越來越多,直到家族壯盛速度都跟不上開枝散葉的速度,就會陷入僵局。
也正因如此,就必須要分出個優劣,從而擇優者而重之。
而衡量修士是否優劣,資質靈光隻是其一,其品行也極為重要。
就比如一個懦弱自私的四寸仙緣子,同一個有勇有謀的三寸五六仙緣子相比,自然是後者更值得培養重視一些。
而讓六七歲孩童自行建舟渡湖,看似胡鬨亂來,卻又何嘗不是在考驗這些孩童能力如何,或激勇奮進,或善假他力合作,或懦縮畏懼……
至於說孩童無力建造小舟,那倒是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