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身後的研究員們聽到這裡,也是笑逐顏開。
hd區遺傳工程實驗室新建,又經過了一係列的事件,也的確是需要一注強心劑搶救一下了。
當然,要是正常工作,也用不著搶救什麼的,拿工資乾活,本來就是研究員們分內的事。
然而,楊銳追求的卻是110個小時工作製每周工作110個小時,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如果周末休息一天或者半天的話,剩下六天等於睡覺以外的時間,全部用來工作了。
這麼長的工作時間,又是智力勞動,自然不能采用強迫勞動的方式。
而且,即使80年代的研究員們充滿了奉獻精神,每周工作60個小時也是很不少了,110個小時,絕對是超過極限,需要額外刺激的。
用論文刺激是最符合遺傳工程實驗室現狀的。
楊銳既是培訓研究員們,也是進一步的增加hd區遺傳工程實驗室的知名度。
刷論文自然是在學界建立知名度的第一方案。
作為目前的前沿技術,出售之前,原本就是需要在學界建立知名度的,否則,後續的質疑是要煩死人的。
畜牧類的中文期刊,楊銳雖然因為影響因子低而看不上眼,但就畜牧領域本身來說,知名度還是很強大的。
另一方麵,為了設計引物,不增加工作時間也是不行的,他需要其他研究員都將時間投入過來。因為設計引物是有不確定性和偶然性的。
楊銳固然可以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積累足夠多的經驗,來縮小不確定性和偶然性的範圍,但終究,任何一款引物的設計,都不會是規定的標準狀態下出現的。
在這一點上,21世紀如此,80年代亦如此。
老實說,楊銳之前是小看了引物設計,尤其是小看了以80年代的條件,做引物設計的難度。
因此,他是第一時間發動了實驗室同仁們。
不過,這些理由原因之類的,他就不用向梅局長解釋了。
梅局長也不想聽解釋,隻能默默的記下楊銳要求,再留下牛肉,悄然離開。
第二天,梅局長就送來了寫著人名和電話號碼的本子。
之後的幾天裡,hd區遺傳工程實驗室,要一口氣發表七篇論文的消息,則是傳遍了畜牧界,接著是生物學界,乃至於整個學術界。
事不關己的群眾,自然是麵帶笑容的等著看笑話,不管是楊銳的笑話也好,期刊社的笑話也好。
而在畜牧圈子裡的期刊社,則一間間的如臨大敵。
80年代的中文期刊,雖然在世界上名頭不顯,但是,由於國人投稿者眾,他們在學術界的地位反而更高。畢竟,能夠發表英文期刊的中國學者就那麼些個人,大多數中國產的文章,都是發在中國的期刊上的,如此一來,他們自然有著相當的驕傲和影響力。
與之相對應的,是80年代的中文期刊的節操尚存,聲望和名譽目前依舊是中文期刊的第一考量。
hd區遺傳工程實驗室的論文批發,和楊銳的名氣攪和在一起,簡直像是一道學術倫理題,擺在了各家期刊社麵前。
。dd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