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圓曆1534年。
最終的解放之戰已經過去了10年。
戰爭的遠去讓這個世界展現了不一樣的風采。
在原瑪麗喬亞所在的世界中心點被魚人族從深海之中重新推起了一座新的大陸作為世界議會的辦公中心。
這座島嶼最後由新世界聯盟初代議會長命名為——方舟。
方舟之上則是世界議會的總部,這裡有所有種族和國家的參會位置,隻要達到文明的標準都可以加入進來。
整個建築是由世界各地的工匠自發前來搭建而成,充滿了全世界的色彩和風格。
原本在後方的石壁之上還要刻上諾亞的頭像之類的,但是被當時的革命軍首領龍,海軍元帥黃猿,以及羅賓給阻止了。
諾亞說過不留下任何個人崇拜的行徑,不搞任何的形式主義。
即便讓世人遺忘自己也沒有關係,隻需要記住世界宣言即可。
這麼明確的命令沒有誰可以無視,於是特殊的石壁和永不熄滅的燈塔成為了這座島嶼的標誌。
方舟的出現也正式代表著新時代的降臨。
南海複生之島來的第十三屆畢業生正在世界的中心接受曆史教育,今年負責接待的人輪候到了二代教育部長霜月.古依娜。
古依娜在成為世界第一女劍豪之後挑戰鷹眼與索隆均不分上下,自此奠定了自己第一梯隊的威名。
繼任第二代教育部長的職位之後通過不斷的引領文明發展,開拓知識的時代繼續提升自己的星火之力。
成為教育部長後更是深不可測,誰也不知道此刻的星火劍道又達到了怎樣恐怖的地步。
曆史教育的事情新世界聯盟抓的很緊,最優秀的人才都必須要來到這裡深入了解真實的曆史。
站在一座巨大的石碑麵前,無數的年輕人肅穆不語。
石碑嵌入整個山體,長不知多少,高聳入雲。
這座石碑上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豐功偉績甚至沒有多餘的描述,最上方是世界宣言,下方隻有一個一個冰冷的人名。
“這裡就是你們課本上經常看到的英雄之碑,無數為了解放大海而犧牲的仁人誌士都在其上。”
“你們是從複生之島的學校過來的,應該知道這裡其實是以西區陵園為原典建造的。”
“最後一戰中能收斂的屍身有限,於是就在這裡統一樹立了石碑。”
“諾亞老師......就在第35486個名字。他生前說過自己也隻是普普通通的革命者中的一員,所以建造的時候在初代教育部長的要求下刻在了這裡。”
古依娜看著這座石碑給這些學生做著重複了無數遍的講解,可是她並沒有覺得厭煩,每一次來到這裡都可以汲取到無名的力量。
作為教育部長的她有責任為新生代們樹立正確的目標和理想。
而且這份工作已經非常的輕鬆了,初代部長他們要麵對的才是最慘烈的時局。
“你們要記住,我們的事業還沒有完成,這個世界依舊需要後來者前赴後繼的去改造。”
“1524年之前的大海革命你們在課本上已經學的夠多的了,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講戰爭之後的事情吧。”
對於真實的曆史新世界聯盟從來沒有任何避諱,不論是光榮的,還是醜陋的都拿了出來任由人評說。
言論自由是一種自信,這也是革命成功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