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位弟子,繼續傳播道教,洪玄七馬上帶著剩餘弟子離開蓐收地區,他將去往最後一位祖巫後土所在的區域。
彆看蓐收地區是金之規則,後土地區是土之規則,兩者可不是一回事。金之規則在於礦產,土之規則在於厚重的大地,雖也有礦脈,所產出的礦藏卻沒那麼純粹,往往是多種礦物混雜在一起。
在蓐收地區感覺不到大地的厚重,隻能感覺到金屬晶體的鋒利,後土地區甚至重力都比彆的祖巫地區更大。
都說水能包容一切,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土才能包容一切,約束河流的走向,孕育金石,滋養植物,滋生地火。
後土地區的妖族種族多樣性與數量都是最多的,而它還連接所有祖巫的地區,位於中央區域,也是各祖巫地區妖族交流的地方。
子春等弟子已經在後土區建立了道教總部,隨著契率先帶著追隨者們的到來,總部與各祖巫地區的分部建立聯係,道教終於成為全覆蓋的宗教組織。
各地區分散的天道彙聚到後土區,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道教的天道有著一塊巨大的陰影,陰影部分就是道教教主所掌控的勢力,雙方誰能吞噬掉對方的天道,就會成為洪荒世界最多天道支持的教派。
契接手道教,馬上發布命令,這些都是萬年來,他和道教老祖探討後的結論,讓道教更加秩序化,分化出不同的階層,打造出階級社會的特征。
觀主對契說得很明白,自然界呈現金字塔結構,會促使自然界不斷進化,妖族既然建立社會,也要呈現階級特征,這才能刺激社會不斷進化。
觀主始終忘不了他做過那個實驗,一群食物無憂的動物,在生存空間被占滿之後,失去了繁殖的本能,最終導致實驗對象全部滅亡。
因此,他否定了極樂世界、天堂那種所謂和諧社會,人類如果不接受外部刺激,那就必須在內部形成刺激機製,起碼讓社會中的生物能保證種族數量,延續下去。
表麵上看曆史是殘酷的,但殘酷背後有更殘酷的事實,如果種群因全部放棄繁殖而毀滅,這才是最殘酷的事情。
階級的形成就是為了壓迫反抗,同時激勵反抗,隻有對自然界的抗爭,到族群內部的抗爭,讓這種刺激始終如一,又不會因為種群過度消耗,而失去活力。
然後推廣城邦製與酋長製,形成一個個諸侯王國,允許諸侯國之間相互吞並,但信仰一定以道教為尊,受到道教的控製。
道教一係列改革,把各祖巫地區分散的道教統一起來,逐漸形成以總部集權,分部向總部負責的機製。
另一方麵,道教的經典教義開始統一傳播,包括三清的部分教義逐漸明晰,即便三清隻有靈寶天尊出現,道教高層都在等待,等著道教老祖斬出第二屍,第三屍。
洪玄七則帶著部分弟子在後土地區流浪,繼續自己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自然要用到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說起來很簡單,比如竹子,在認知中,竹子是一種植物,也有妖把竹子賦予很多擬妖的屬性,這些並不重要。
當洪玄七麵對一片竹林的時候,他直觀感受竹子是什麼,如果說就是一種節狀植物,那其它彆人的結論就不重要了。如果說他從竹子中看出挺拔,代表著剛直不阿,那彆的就不重要,他看到的就是這個結論。
但這並不是格物致知,可能每次看到竹子的感覺都不一樣,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他會反思自己對竹子到底是什麼感覺,會綜合所有答案,給自己此時此刻的一個結論,這才叫格物致知。
不同的答案就是多角度看問題,綜合所有答案才是格物的過程,但致知的知隻是一個可否定的答案,隨著閱曆增加,時間地點心情的不同,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