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被趙煦經營得大好的江山,落到趙佶的手裡,竟然就成了臨危受命了。
汴京的朝堂上,趙佶詩興大發。
當著所有的朝臣的麵,他即興作詩,表達了自己上承天命,下安黎民,必須要匡扶大宋,沿襲趙煦所推行的各種新法。
如果趙佶能夠繼續沿用趙煦那一幫奉行新法的人,在朝中輔佐朝政。
或許趙佶在沿襲新法上,還不至於出現太多的偏差。
趙佶此人,除了沒有治國能耐之外,幾乎算得上是個多才多藝,琴棋書畫,吹拉彈唱,樣樣都玩得精熟。
朝野談起趙佶的才華,那都會豎起大拇指,陛下的才情,縱然放於當世的文壇,那也是首屈一指。
趙佶對金石,對字畫那是特彆有研究。
他親自作出的畫作,放在哪兒,那都堪稱經典,在千古帝王之中,很少有人,能夠有趙佶那般藝術造詣。
趙佶榮登帝位,如果不能賞玩金石字畫,那這皇帝當起來,倒不如做個普通王爺。
向太後本來以為,以她的身體狀況,怎麼著,也可以替趙佶視朝幾十年。
可沒曾想到,她垂簾聽政不及一年之久,就身體有些吃不消,不得不還政給趙佶。
她扶立趙佶,無非是要打壓趙煦與趙似的親娘朱太後,直到她奄奄一息的時候,她似乎已經隱隱地感覺到,自己費儘心力,扶植起來的趙佶,除了不會當皇帝,其他的事情,都還相當不錯。
朝中有老臣,前往拜見向太後。
他們都說起皇上的各種癡迷的愛好,原本向太後也以為,她一手扶起來的新皇,會聽命於她。
可這趙佶,叫囂得最厲害的,便是要把那些推行新法的人,召集起來,為大宋朝廷效命。
向太後從來都特彆反感朱太後的兒子趙煦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當趙煦駕崩之後,她以為,可以用自己扶立起來的趙佶,像高太皇太後那樣,把那些守舊派請回朝廷。
向太後駕崩以後,更是無人可以管得了趙佶。
他找了一個特彆懂畫的童貫,叫童貫帶著人,拿著錢,到全國各地,去給他收羅各種民間的畫作與奇花異石。
趙佶身邊,有個極有見識的大臣王黼,對趙佶那種雅趣,恨不得誇上天去。
“陛下,金石名畫若是落於凡夫俗子之手,豈不是明珠暗投。所有絕世精品,亦如良臣逢明君,須得像陛下這樣,深諳其中絕妙,方有遇知音之感。”
趙佶連聲說道,“王愛卿所言,正合朕意啊。”
“傳朕旨意,各地官吏,當以敬獻奇花異石為要務,以便朕於宮中,也可儘觀天下靈秀之物。”
朝中竟然有好幾個人,站出來,說此舉甚妙啊。
奇石再美,流落民間,那也沒啥意義,倒不如費點人力,從四麵八方,運往京城。
王黼大力推崇此事,值此盛世,陛下又酷好丹青,能夠把天下的奇花異石,儘搬至汴京,那也比起陛下前往各地,來得便捷。
童貫撿到了雞毛,當成令箭,還真是不遺餘力,傾舉國之力,到處去搜索奇花異石,然後,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把那些東西,從全國各地,運送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