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她想的也沒錯。之前疑點重重的時候,就是赫舍裡家的人,覺得不管如何,這帽子都要扣在惠妃頭上,解決了大阿哥才好。
有心人如此推動,自然也就是草草結案了。直到後麵大阿哥催促納蘭家一起鍥而不舍地追查,真相才算水落石出。
好在惠妃和大阿哥經過這樣的磨難,也學乖了。
他們再不想承認,也要承認,康熙的心偏得沒邊了。
所以局限於後宮的事情,是無法傷害到太子的。康熙一句話就能掩蓋下來。
唯有前朝,物議沸騰的事情,才有大阿哥一線生機。
因此,大阿哥更加倚重納蘭家,隻可惜現在納蘭家因為容若出逃,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就直接導致惠妃和大阿哥的計劃進展很慢,屬於慢慢試水的狀態。
當然也有愣頭青,或者說膽子大的,眼皮子淺的,願意為大阿哥搏一搏。
比如今日,就有禦史上奏,說太子過於奢侈,浪費民脂民膏。
奏報時,這個禦史言之鑿鑿,說太子使用的器皿、鋪蓋、裝飾、餐食等方麵,比皇上使用的還要珍貴。
其次,赫舍裡家不知是用太子的名義,還是做太子的走狗,打著太子的旗號進行索賄。
僭越之罪,不孝之罪,不恤民生之罪,擾亂朝堂、索賄受賄之罪,好幾個大帽子,把太子都給扣懵了。
康熙在朝堂上,聽見有人這樣說自己的兒子,臉直接就黑了。
因為這個禦史,說的都是真的,甚至他可能不清楚實情。
因為真實的情況,比這個還過分。
太子的用度,是遠遠超過康熙的,甚至他一個人的用度,占了宮廷開支的四分之三。
剩下四分之一,是康熙、太皇太後、太後、諸位妃嬪和皇子公主所有人的開支。
惠妃落難成惠貴人的時候,瑪祿接管了宮務,便和四阿哥討論過這個問題。
太子那個西洋鐵絲琴,也是一個力證。所有貢品,都是太子先挑,往往也是留下大半,然後太皇太後、太後挑,才是康熙挑,最後再按照位份分給其他妃嬪。
康熙對太子,是真的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程度。
當時他也知道惠妃有些冤枉,但設計太子依舊是罪不可恕,哪怕你還沒做這件事,所以直接讓她當了許久的惠貴人。
索賄對康熙來說就更是小事。
他已經不能再多貼補胤礽,不然後宮絕對會有意見。所以他對赫舍裡家給太子的孝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直接任命太子的奶公淩普作為內務府大總管,這樣太子有什麼需要,直接開口就是。
總之就是不能委他的兒子,排第二那個。
其他的阿哥,都還要靠母妃的娘家貼補呢!太子已經領先一步,過上了比康熙還要逍遙的生活。
見康熙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說話,太子那幾個老師更不敢說話。
太子的四位老師,即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這四人皆是當世之鴻儒,並且為官清廉、品行高尚。
但此刻,他們都選擇了沉默。
喜歡德妃無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德妃無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